32萍乡QC(抗滑桩)成果精要.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抗滑桩内破石效率 2014年4月24日 ? 萍乡市湘东区工业园铁路专用线QC小组 工程概述 线路概况 萍乡市湘东区工业园铁路专用线自萍钢专用线PK1+152.58出岔,走行于沪昆铁路和萍钢专用线之间,在峡山中货场占用萍钢专用线路约0.95km,过峡山口货场后利用老浙赣线废弃路基约0.4km,与沪昆铁路并行至K1038+800,线间距约10m。之后再利用老浙赣线废弃的路基进入工业园装卸站,专用线路长7.442km。 1.2 地形地貌 该段线路位于“萍乡钢铁厂生产区”之西,地处武功山坡麓丘陵与萍水河阶地接触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沪昆线切丘陵边缘而过。现沪昆线路肩标高约77~84米,左侧丘陵制高点高程约141~148米。高差较大。 地层结构与特征 根据勘察报告,区域内上覆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ml)的填土及第四系中更新统(Q2 d -el)的砾质黏性土和细角砾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的地层,为石灰岩与炭质页岩互层。 0.5-2.0cm为主,偶见3.0-5.0cm颗粒物,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含量15~30%左右, III级硬土。 弱风化层:灰黑色,岩体较破碎,岩芯以短柱状为主夹碎块状,表面较粗糙,层理明显,裂隙发育。该层炭质页岩仅在ZK4、ZK5、ZK7、ZK40、ZK46、ZK47孔中揭露,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约27.6m。弱风化石灰岩(P2C):青灰、灰白为主,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金刚石方可钻进,敲击声清脆,岩芯表面较光滑,偶见溶蚀,以溶蚀缝、溶蚀沟为主,裂隙发育紊乱,呈闭合状。 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公司萍乡QC小组 注册编号 课题名称 提高既有线旁挖孔桩内破石效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 组长 倪陈靓 小组成员人数 8人 QC教育时间 72小时 活动时间 2014.8~2015.1 活动频率 2次/每周 制表人:刘 蛟 2014年8月1日 小组成员简介 序号 名称 性别 年龄 组内分工 职务 文化程度 1 倪陈靓 男 34 组长 全面负责 项目总工 大专 2 杨勇 男 44 副组长 策划、实施 工程部长 大专 3 陈宇峰 男 28 组员 技术指导 技术主管 本科 4 宋振 男 30 组员 协调、效果检查 质检员 大专 5 谢江华 男 29 组员 实施、检验 技术员 本科 6 刘蛟 男 25 组员 实施、检验 技术员 本科 7 吴小明 男 24 组员 协调、培训 技术员 本科 8 董长江 男 31 组员 实施、检验 材料员 大专 9 熊辉 男 40 组员 具体实施 施工员 高中 制表人:刘 蛟 2014年8月1日 选题理由 理由一: 针对邻近既有线施工,因无法使用常规爆破施工,故必须寻找新的施工工艺。 理由二: 由于专用线桩板墙地质岩体弱风化、整体性好、强度高,破除岩体时间长、效率低。 理由三: 现场虽然有两种施工工艺,但是在时间上不能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同时也不利于项目部的成本控制。 理由四: 在努力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同时,还坚持以人为本,为公司培养更多的攻关、创新型人才。 ? ? 面对以上种种原由,QC小组特针对提高(弱风化、整体性好、强度高)岩石破除速率开展了实践型活动。 现状调查 在2014年9月1日~2014年10月1日,我们组织QC小组全体成员对项目部所有破石的工艺(1、A手风枪加劈裂机和水磨钻破石;2、B水磨钻加手风枪破石)进行了全程跟踪调查,及数据记录和采集,结果如下: 统计表(一) 序号 调查内容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所花时间 施工工艺 1 每循环0.5m岩石破除 2014.9.1 2014.9.6 6天 A 2 每循环0.5m岩石破除 2014.9.4 2014.9.7 4天 B 3 每循环0.5m岩石破除 2014.9.7 2014.9.12 6天 A 4 每循环0.5m岩石破除 2014.9.8 2014.9.11 4天 B 5 合计 2m岩体开挖 20天 6 平均值 5天 制表人:吴小明 时间:2014年9月13日 调查小结:在A、B两种施工工艺中发现,A工艺每一个循环的施工时间为6天、B工艺每一个循环的施工时间为4天。在施工速度上B施工工艺优于A施工工艺,在人员数量投入中A施工工艺优于B施工工艺。虽然现阶段两种工艺的施工速度都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而且A、B两工艺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充分做到立体利用空间和时间。 通过QC小组成员的分析,得出的投票数量为(7票同意采用B施工工艺、1票同意采用A施工工艺)。所以小组决定采取细化B工艺中的工序,以突破现状,最终达到期待效率。 小组成员 B施工工艺 A施工工艺 倪陈靓 1 杨勇 1 陈宇峰 1 宋振 1 谢江华 1 吴小明 1 刘蛟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