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复习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详解
* *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1978年以后 阅读导语思考:现代中国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基本特征: 曲折发展 导语分析 1957年 1956年 新中国成立 “双百”方针提出,引起强烈反响 “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文革”期间 “双百”方针的贯彻和“科教兴国”的实施 繁荣 凋零 繁荣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繁荣 凋零 原因 表现 表现 繁荣 原因 原因 表现 阅读教材,归纳每一阶段的表现并分析思考原因 建国初期 繁荣 1、表现:(1)文学创作出现 ;(2)电影和戏剧创作 。 2、原因:(1) 的成立,文化事业万象更新;(2) 的建立和大规模 的展开;(3)“ ”方针的提出。 二 “文革”时期 凋零 、表现:文艺创作 、文化园地 。(1)无数优秀的 被付之一炬;大量 遭到洗劫;许多 遭到批斗迫害;(2)许多 被禁演。 2、原因:“ ”的“左”倾错误,“ ”方针的破坏。 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繁荣 1、表现:改革开放后的文学艺术创作再现 。 2、原因:(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2)“ ”方针和“ ”方向的指导;(3)政府重视,相继设立了一批 ,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家”、“五个一”工程奖等。 知识梳理 繁荣盛况 百花争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外优秀文艺作品 文革 双百 勃勃生机 二为 双百 文化艺术奖项 文化典籍 百花凋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 民主人士 国家文物 经济建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万马齐喑 重点探究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期?简析其共同原因;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和启示? 两个高峰期 (1)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五六十年代) (2)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认识和启示 共同原因 (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2)“双百”方针的贯彻和执行 (1)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2)“双百”方针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重点探究 2.“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提出的经过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一方面,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但是,另一方面,在科学文化领域内仍然存在着某些“左”的思想影响,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不相适应的。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提出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艺术和技术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为了发展文化和科学,要贯彻毛泽东过去吸收党内意见分别提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资料来源《新华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双百”方针的含义、背景、目的、前提、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含义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背景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 (2)科学文艺领域“左”的错误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 目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前提 社会主义宪法范围内 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到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地位和作用 能否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1949年 1966年 1978年 曲折发展 繁 荣 凋 零 建国初期 “文革” 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繁 荣 新中国文化发展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语文上册anenin(前鼻韵母)详解.ppt
- 一株产菊粉酶中度嗜盐菌的16SrDNA的克隆及序列详解.doc
- 一枝一叶总关情期末作文讲解详解.ppt
- 一模二卷分类-有机-wj详解.docx
- 一年级新生适应性活动(及后续常规训练)详解.ppt
- 一次性餐饮具详解.doc
- 一模试卷及二轮复习的实效性(定稿)详解.ppt
- 一次有趣的实验详解.ppt
- 一次成功的实验详解.ppt
- 一次性骨牵引器详解.ppt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