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详解
岩相古地理读书报告
——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
三角洲分类及沉积模式
1、三角洲概述
三角洲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沉积相,中国很多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气田、新疆油田等,三角洲砂体都是主力产层,可见三角洲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此外三角洲也是许多煤层的产出层位,对于找煤也可起到指导预测作用[1,2]。三角洲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其砂体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不同。准确可靠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对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都有重要意义。
“三角洲”一词最初由古希腊历史学家荷罗多特斯(Herodotus)提出,他观察到尼罗河河口冲积平原的形态与希腊字母的Δ相似,因此称之为三角洲 (Delta)。关于三角洲的定义,教科书中引用了Barrell(1912)的定义,即“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但是这一定义并不严谨,金振奎将三角洲定义为 “河流等水流汇入蓄水盆地时,所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入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总体呈朵状的沉积体”[3]。
2、三角洲沉积动力学几沉积作用
2.1建设作用
2.1.1河口作用
Bates(1953)对三角洲进行了研究。将三角洲河口比拟为水力学上的喷嘴。依据河水和蓄水体混合的类型,可形成两种自由喷流类型:
轴状喷流:是河水与蓄水体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三度空间(立体的),其混合作用较快,致使水流速度迅速降低。
平面喷流:是河水与蓄水体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二度空间(平面的),其混合作用较慢,故向盆地方向较远的地方仍保持较高的流速。
如果没有波浪和潮汐的较大影响,其流动类型取决于两种水之间的密度差异。
a、河水(地表径流)密度=蓄水体密度:为等密度流动,属轴状喷流,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湖泊三角洲中,但沉积范围一般较小。
b、河流密度蓄水体密度:为高密度流动,沿水底呈平面喷流形式。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大陆坡上,为骨界的海底沉积物因受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二发生滑塌或滑动,可形成浊流。这种浊流侵蚀海底峡谷,并沿海地峡谷流动,在峡谷口附近形成近岸水下扇等。
c、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低密度流动,在咸水面上向海水流动,属严格的平面喷流类型,形成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海成三角洲。
2.1.2决口改道作用
沿三角洲分流体系形成的决口扇在三角洲平原的发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同在河流体系中一样,决口扇是在洪水期间水和沉积物通过天然堤上的缺口涌出时形成的。然而,许多三角洲分流决口扇的形成比河流更复杂。实际上,决口扇可以变为进积到边缘三角洲间海湾的子三角洲[4]。
2.2破坏作用
三角洲的破坏作用是各种对建设性河流作用所沉积的沉积物进行改造、改变、再分布或迁徙的过程,包括波浪能通量,潮能通量、侵入的恒定盆地流、季节性的风力流,以及由盆地边缘与盆地之间的高度差产生的重力势能。
2.2.1波浪和流水的再分布
在几乎所有的蓄水体中均存在波浪能,,在三角州河口坝或决口分流中的推移质沉积物的沉积作用,使它处于波浪和潮汐改造的最佳位置。河口坝上的破浪会加强混合作用,产生紊流,使啥子沿沿岸流的方向进行重新堆积。沉积在河口的沙就这样在侧向上重新分布,如果没有多少沙被重新移动,由河道进积作用产生的砂带就是简单地扩宽;如果大部分的河口坝被改造,三角洲前缘有可能变成一系列联合的弧形滩脊(沿岸障壁坝),二泥质依旧呈悬浮状态被从三角洲前缘带走。当潮流在河口处流入流出,会使河流交替性增强、减弱甚至倒流。,重新活动的沉积物沿倾向分布,在分流河口内形成长条形沙坝,并向海扩展成宽阔的水下三角洲前缘台地。
2.2.2压实和块体重力搬运
河口沉积物及其海洋改造过的三角洲沉积物,位于由重力势能改变、破坏或重新活动的理想位置。首先,砂沉积在前三角洲泥质台地的顶部,该台地一般是迅速沉积而成的、饱和水的、欠压实的、和厚度巨大的;其次沙沉积位于倾斜的前三角洲裙的顶部,虽然三角洲的前缘的坡度很少超过几度,但是这样的坡度早为骨界的水下沉积物中是不稳定的;其三。大型河流体系的沉积物注入以每年几千万吨来计量,并且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不规则分布的。
沙在较大的河流分口处的迅速沉积增加了下伏前三角洲泥的负荷,从而产生密度倒置。泥因其高的含水量,所以在其受力时表现为可塑性。欠压实的、低密度的、低渗透率的前三角洲沉积物,其不稳定性因细菌分解有机碎屑生成天然气而进一步增加。沉积物的负荷引起差异压实和流动或前三角洲泥的断裂。在最活跃负荷之下的横向和垂向流动,会形成叫做“尼丘”的泥底辟。前三角洲斜坡上的形变作用还产生各种层内构造。边缘断层和滑塌形成于活动河口、河口坝及其伴生相的附近。大型弧形滑塌断块常沿三角洲台地和前三角洲斜坡上部的边缘发育,它也可能表现为穿透下伏陆架层序和上斜坡层序长期活动的主生长断层的一部分。
除了层内形变和差异压实外沉积在三角洲台地顶部的沉积物还可以重新活动并向坡下迁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刚砂耐磨地坪工程劳务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doc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docx
- SA51024矽力杰 中文资料 规格书 pdf 下载电源管理芯片全线.pdf VIP
- 《2024年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市场研究报告》.pdf
- XXX项目_临时占用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报告.pdf
- 《“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申报评审书).doc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 新城吾悦广场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及消防改造安全施工技术方案.doc
- 无人机在矿山监测中的应用.ppt
- 2024年山东省中考数学真题卷(适合枣庄、临沂、聊城、菏泽)(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