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会宁县农业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汇报(修改稿).docVIP

0413会宁县农业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汇报(修改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413会宁县农业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汇报(修改稿)

会宁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工作汇报 会宁县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4日)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会宁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这是对会宁的关怀和支持,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们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会宁县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作一汇报。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 (一)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近两年来,我县加强农业产业的示范和推广,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管理机制,着力在园区内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农产品加工基地、科技创新的发展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目前,我县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甘肃省小杂粮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白银市小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银市小杂粮营养与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银市紫花苜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县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会宁县亚麻油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苦荞麦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马铃薯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旱作区玉米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籽瓜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杏产品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奶产品研究工程技术中心、会宁县中药材研究工程技术中心),各级中心以企业研发为主体,发挥行业服务机构职能,开展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二)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推广种植农作物新品种。2014年共推广种植优质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5号面积6.06万亩(全膜覆盖种植2.5万亩),平均亩产238.6公斤,较当地大面积主栽品种增产18.3%,总增产粮食259.4万公斤。建立原种繁殖基地3个(柴家门镇王庙村、草滩乡麦李村、新塬乡新塬村),面积500余亩;建立示范点5个(草滩乡、会师镇、柴家门镇、韩家集乡、新塬乡各1个),面积2000余亩。认真开展了甘春25号密度、试验肥料最佳施肥量、不同播期、原种扩繁种植、原种繁殖、良种提纯等5个试验。二是推广应用玉米抗旱增收调控技术。在普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应用提前覆膜、适期播种、集雨注灌、合理密植、测土配方、一膜多年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示范片带277个,完成全膜种植115.78万亩,其中全膜玉米105.52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89.6公斤,较当年露地418.1公斤对照亩增产71.5公斤,增产率17.1%,亩增产值164.5元。三是脱毒种薯推广步伐加快。以原种生产为突破口,完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加强种薯质量监管,建成原种扩繁基地0.86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4.64万亩,二级种薯繁育基地3.38万亩,全县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77万亩。同时,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加工企业的作用,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在会师镇、韩家集乡、白草塬镇、翟家所乡、草滩乡五个乡镇,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质疏松、基础条件好的村组,通过土地流转建立集中连片种薯展示示范千亩片5个。 (三)搞好“产学研”结合,开展高新试验示范研究。以核心企业为主体,与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中科院兰州寒旱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展了马铃薯深加工、小杂粮关键种植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合作,引进推广了马铃薯、小杂粮等10多项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品种。其中:六合薯业、长征药业、西北大磨坊、发滋瑞、建伟食用油等企业与一些科研院所新签订合作项目6个。2014年,全县建立了7个综合试验示范点。在白草塬镇建成以集成应用脱毒种薯、种薯处理、节水灌溉等技术的马铃薯标准化万亩示范片一个;在中川镇建成旱作玉米、小杂粮、全膜覆土小麦等作物集中展示示范片各一个,以减穴增株为核心技术的玉米高产核心攻关探索区一个;在大沟镇建立马铃薯新型除草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种植高产示范片一个;在草滩乡建立小麦“一防三洒”增产技术示范区一个;在老君坡镇方坡村建立残膜杂豆谷子套种示范片一个。同时,认真开展了玉米、马铃薯、小麦、杂粮、瓜类等作物品种、密度、种植方式、肥料、病虫害防治、沼渣沼液应用等试验。 (四)拓展农技推广渠道,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政府性农技服务机构。全县有县级技术服务中心2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8个,在全县284个行政村配备村级防疫员和农技员,落实报酬,明确任务,定期为广大种植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等。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扶强龙头、做大基地、打造品牌”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全县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总数达到52家。农产品加工型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