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高中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VIP

李彬高中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彬高中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 * * 这个星球的星球总人数 人们每天发送的文字信息 远远大于 * 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4.2亿 互联网步入 “手机时代” * 每天有3000多本新书出版 * 可以装在一个电子书(e-Book)里阅读 Kindle XD 可装下3200本书 * 人类的学习和阅读迈进“无纸化时代” * 互联网 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 变化 是不可改变的 * 我们 如何面对 * 学会处理海量信息 * 学会全球交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服 饰 饮食 居住 社会习俗 邮电通信 报纸 影视 互联网 单元小结 交通工具 《中国丛报》 CHINESE REPOSITORY 英文撰写 特点 每期扉页上附印一行字:“本刊是为了推广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宣传教会知识 特点: 介绍科学知识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上海,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是一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 探究: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①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剧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②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促使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观点一: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观点二: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R 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 高潮 《变法通议》 日本铁路 《华盛顿传》 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介绍西方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 材料一 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吾国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 R 辛亥革命时期: 章太炎 三民主义 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重要工具 辛亥革命时期 材料 中华民国之创造,归功于辛亥前革命党之实行及宣传之二大工作。而文字宣传之工作,尤较军事实行之工作为有力而且普遍。……兹调查昔年海内外各地各种革命书报,自乙未年(一八九五)以迄辛亥,约千数百种。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报刊种类丰富 R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白话词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成为宣传民主、科学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解放思想、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R 他们(国民党)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R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R 新时期报刊业 R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 你知道吗? 开眼看世界前 有这样一个中国……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