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行针手法 重点 毫针针刺入穴后,要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不断调整针感强弱,或导向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手法,称行针或运针。即行针手法,其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可说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临床主要指提插法和捻转法。常可单独用或配合运用 1 提插法 当针尖穿透表皮,针芒在皮下或肌肉内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为。为一种纵向行针手法,针由浅向深谓之插,由深上退至浅谓之提,如此反复 进行即为提插法。 要求:其法是在针刺达一定深度后施行,运用指力要均匀,使提插呈直线形进出,如针身不能控制一定的方向而呈曲线形时,则可发生局部痛感或扭伤局部组织致出针后,遗留针感等。注意提插幅度大小,层次变化,频率快慢及时间的长短等,根据患者特异性及治疗目的灵活变通。结合一定的轻重,快慢规律,可起不同补泻作用。 2 捻转法:进针时及针入穴内后,行前后,左右的行针动作 。这种使针在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手法称捻转法。即以拇食中指执针柄,一前一后交替转动。 要求:进针时,即捻转进针或针入一定深度再捻转,运用指力要均匀,角度适当,一般在180—360度之间,且不可长时间单向转动,可易致针身缠绕肌纤维,导致局部疼痛、滞针、出针困难。具体其角度、频率、时间等根据具体要求具体变化。结合一定的规律,不同轻重、快慢可有补泻不同作用。 上述为行针最基本手法,后述的各种不同补泻手法,可说均在此基础上发挥来。 两种基本行针手法图 捻转法 (二)辅助手法 催气、行气、守气 为什么用?针感的速迟及强弱与疗效密切相关。施行手法,行针,就是为了使病人尽快获得针感及加强针感。故临床上,总以提插,捻转为基本,结合临症,常配用其它相应辅助手法来,迅速得气,加强针感以疏导经气,调和气血,防治疾病,扶正祛邪。 1 循法:至气 用手指在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刺之 1经气不至,针下无明显感应者可摧动经气 2未得气,可宣通气血行气催气之功 帮助经脉中气行加速,血脉和通,使针刺容易得气 适用:经气阻滞,气至迟缓的病症。 2 弹法:催气 留针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柄),针身轻微震动,使经气速行。有催气之效。 为留针过程中的一种催气法,常在补法留针时辅助应用 适用:气虚不足,得气迟缓的虚证 3 摇法:运气 针入后,手持针柄轻摇之如摇 撸之状,以行经气,散气。 方法:1 直摇,散气泻邪。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至浅随摇随提,可出针泻邪,加强针感。 2 倒针摇,引气运气。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或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适用:邪气凝滞的病症。为泻法出针时常用法。出针时摇大针孔,泻泄邪气。《针灸问对》“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 摇法 4 刮法:拇指抵住针尾,食指刮针柄 ,加强针感及促使针感的扩散。宣散气血,推动经气。 适用:经络不通,不宜大角度捻转腧穴。 5 飞法: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细细捻搓,突然松开,一捻一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以行气助气,加强针感。 适用:多用于肌肉丰厚部 6 震颤法: 针入穴内,右手持针柄 ,以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发生轻微震颤加,以助气,加强针感。 适用:多用于浅表穴及斜摇法 另有小幅度快速提插雀啄法,大幅度捻转的搓法,以针柄360度环形盘转针尾(左盘按针补,右盘提针泻)适用肚腹柔软处具和气之效之盘法 * * 提插法 弹法 盘法 震颤法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