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理论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学习理论 主讲:毕有余 第二节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简介: 教育心理创始人 学习的实验研究 猫的学习实验: 问题箱 尝试与错误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一)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 关于学习规律(三个主律) 效果律:一个动作跟随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的重复的可能性越大。 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给以活动就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学习也会感到烦恼。 练习律:S-R之间的连接使用越多就会变得越强,反之越弱。 (二)主要评价 贡献: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局限: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二、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1.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2.华生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在我所设计的环境中抚养长大,不论他的天赋、才能、志趣及家族背景,我保证能够任选其一,把他训练成我为他选定的专业:医生、律师、艺术家、大亨、甚至乞丐或小偷。” 恐惧形成实验 (二)基本观点 巴甫洛夫: 消退: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泛化:条件反射建立初期,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分化:条件作用建立后期,有机体可以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以有选择的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做出反应。 华生: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三)总体评价 贡献: 巴: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华:将巴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形成 局限: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 目前应用这一原理的领域: (1)条件性恐惧 (2)广告 (3)药物成瘾机制 三、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一)人物与实验 斯金纳其人: 行为主义的领袖 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白鼠学习实验: 人与动物的迷信倾向 斯金纳箱 育婴箱的作用。当斯金纳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决定做一个新的经过改进的摇篮,这就是斯金纳的育婴箱。它的原理就是“斯金纳箱”。他在实验箱里长大的女儿后来很快就成为一名很有名气的画家。于是,斯金纳把它详细介绍给了美国的《妇女家庭》杂志,他的研究工作第一次普遍受到大众的注意和赞扬。在《育婴箱》(Baby in Box)(1945)这篇论文中,他描述到: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无多余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这种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又一杰作。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二)基本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 条件反射的分类: 应答性条件反射:反应由刺激情境引发,即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应由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得到强化后引起。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 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强化的过程。 (三)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 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应用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 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1.明确说明学习目的 2.小步子的逻辑系列 3.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 4.信息的及时反馈 5.低的错误率 6.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可以使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