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案
第五单元复习课导学案一、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遂与外人间隔??(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自李唐来 ( ) 、可爱者甚蕃( )?、宜乎众矣( )? ? 、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二、一词多义 1 寻 寻向所志(? ? ) 鲜? ?芳草鲜美(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寻病终 (? ? ) 陶后鲜有闻(? ?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4 绝? ?佛印绝类弥勒(? ? ) 5 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东坡现右足(? ?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4.莲,花之君子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阅读《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_____ (朝代)诗人____。本文虚构了一个 __________? ?,寄托了_____________? ? ,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文章结构图:( )——( )( ) 。 3、描写渔人初入桃花源所见到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的内容是 (二)阅读《陋室铭》1、《陋室铭》中点名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____? ? ”。? ?2、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 __ 。3、 “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 _____ 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三)阅读《爱莲说》1、给下列字注音蕃( )??濯(? ? ) 涟(? ? )? ?亵(? ? ) ??鲜( )?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5、“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 太丘舍去
B.欲穷其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何陋之有
D.问今是何世 斯是陋室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5.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找出并翻译。
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缘溪而行的渔人忽然看到美丽静谧的桃林,此景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并让他产生了穷尽桃林的愿望。请从文中找出这处景物描写。
8.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
9.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10.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11.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12.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一说桃源人为什么“叹?
13.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划“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
1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15.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