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科护士能力提高班
一、骨科发展历史与渊源
二、评判性思维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三、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管理策略
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西医骨科和骨伤科两个部分的力量都在致力于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等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逐渐形成中国当代骨科。中国当代骨科融合了中国传统中医骨伤科和西医骨科的优秀成果,在长期、大量医疗实践和研究中,逐渐形成中国骨科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骨科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骨伤科担任着巨大历史重任
骨伤科的渊源(远古_公元前21世纪)
1 发明了人工取火:
2 发现了外用药:
3 发现并使用简单的医疗工具
4 发现并使用简单的治疗方法
1夏代发明了酿酒,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创造,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用以止痛,这对处理创伤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商代的伊尹创制了汤液,这是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标志着复合方剂的诞生,大大提高了药物疗效,对创伤施行内治具有广泛的作用。
3商代达到青铜器的全盛时期,青铜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医疗工具,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这是我国针术的萌芽,也是骨伤科应用原始医疗工具的开始。
4周代,出现了专门的医生职业,使医学从巫术中解脱出来而独立,医学本身也出现了分科专业化。
1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发掘的医学帛书,表明了当时骨伤科技术的进步。《五十二病方》载 有52种病,共103个病名,涉及内、外、骨伤、妇、儿五官诸科。还载录中药247种,方剂283首,其中治伤方17首。《五十二病方》中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这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录。
2《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如《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描述。
3 西汉初期,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籍”记录了两例完整骨伤科病案:一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西汉中期《居延汉简》的“折伤部”记载了创伤骨折的治疗医案。
1骨伤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和提高,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口腔内整复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方法,直至现在还普遍沿用。
2 南北朝时期,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对金疮和痈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
3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著,该书巳将骨伤科病,列为专章。
4 唐·孙思邈著各急千金要方》(公元640年),在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壮骨等类药物,介绍了人工呼吸复苏、止血、镇痛、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
5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公元841—846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1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对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是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
2 宋代医家王怀隐等编的《太平圣惠方》 ,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治疗思想。
3 宋代法医学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主要著作有王肯堂著《证治准绳》、钱秀昌著《伤科补要》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等,其中代表性的为薛己著《正体类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医受到歧视,伤科医生视为“走江湖,卖膏药之下九流”。
刚处于萌芽状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基本失传。
1958年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多设有伤科、正骨科或骨伤科,还相继成立专门的骨伤科医院。
50年代,上海首先成立了“伤骨科研究所”
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
80年代,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中医骨伤系,培养专科人才。
吕式瑗先生
“先生”是对出类拔萃女性的最高尊称
她是以中国学历获得英国注册护士(SRN)的第一位中国人;她是第一位通过英国骨科学会和皇家残疾人及康复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的全国统考并荣获骨科护理证书(ONC)的中国护士;她是中国骨科护理学的第一个开拓者和实践者;她主编了中国第一本《创伤骨科护理学》;她是中国北京积水潭医院近50年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惟一的一位护理副院长……
创伤骨科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尽早地、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医疗、护理及辅助科室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目的。给一个骨科病人做了手术,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没有看到病人恢复功能。
如果医生在术后只让病人静静地躺着休养而不注意术后处理、不进行活动锻炼,手术往往起不到手术的目的。功能锻炼是骨科护士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