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二年级物理综合练习2
高中二年级物理综合练习题
1.由不确定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如果动量的不确定范围越小,则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就越大
B.如果坐标的不确定范围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就越大
C.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和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不成反比关系
D.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和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有唯一确定的关系
2.某物体的速度使其质量增加10%,则此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缩短了w.w.w..c.o.m A.10% B.90% C.10/11 D.1/11?
3.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
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的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
基态的铬离子受到激发而跃迁到E3,然后自发地跃迁到E2,释
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
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 10Ω,R2 20Ω,R3 8Ω,电容器电容
C 2μF,电源电动势E 12V,内阻不计,要使电容器带有4×10—6C
的电量,变阻器R的阻值应调为
A.8Ω B.16Ω C.20Ω D.40Ω
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制成长方形导线框abcd(ad ab),
处于匀强磁场中.同种材料同样规格的金属丝MN可与导线框
保持良好的接触并做无摩擦滑动.当MN在外力作用下从导线框
左端向右匀速运动移动到右端的过程中,导线框消耗的电功率
A.始终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增大减小,再增大再减小
6.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l,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5 B.电压表的读数为44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则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J
D.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7.如图所示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甲波向左传,乙波向右传.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的波长一样大 B.甲波的频率f1比乙波的频率f2大
C.两列波不能同时传到坐标原点
D.由于两波振幅不等,故两列波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8.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相同的
入射角θ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上,经玻璃砖A后又照射到一
块金属板B上,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经玻璃砖A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3直接
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
B.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
C.经玻璃砖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会发生全反射
D.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
9.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4.27,与纵轴交点坐标0.5).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10.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B
从木块两侧同时水平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
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射入的
深度dA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dB若用tA、tB表示
它们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用EkA、EkB表示它们的初动能,用vA、vB表示它们的初速度大小,用mA、mB表示它们的质量,则可判断
A. tA tB B. EkA EkB C. vA vB D. mA mB
11.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025cm。实验时,首先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_________和________竖直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mm)观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图(a)所示,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图(b)所示,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50.00cm,则待测光的波长λ ___________nm。
12.如图所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
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
悬线长度(m) 摆球直径(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