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十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一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五四”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一时期,而在后一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评介他在前一时期的影响。 一 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中国振兴。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抓住近代化的根本。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如不兴”,成效甚微。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 《戊戍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 那么,什么才是中国振兴、实现近代化的关键呢?梁启超认为:“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 由此他得出结论:中国“能兴民权,断无可亡之理” 《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第2册。 ,今日“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 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一环。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他坚信,一旦中国能兴民权,“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 《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 ,一定能赶上西方先进国家。因此,他把“倡民权”列为《清议报》“独一无二之宗旨”,并表示“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弗措也。”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册。 对此,他是十分坚定而坚决的。诚然,把政治民主化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关键,最早并非由梁启超提出,但是,他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兴民权”的口号,并为之呐喊鼓动,就使这一主张为更多人接受,并为之而斗争。 为了兴民权,实现政治民主化,梁启超比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做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工作。他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要兴民权,障碍是多方面的,而最大的障碍乃是长期存在于中国人之中的奴隶性。为此,他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他指出,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数千年之君主,皆以奴隶视其民” 《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 ,人民长期处于无权的奴隶地位,结果在中国人民中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奴隶性。它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中,在那等级金字塔中,下一层者即是上一层者之奴隶,中国“举国之大,竟无一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亦无一人不自居奴隶者。” 《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 这种奴隶性使人“既无自治之力,亦无独立之心”,“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谄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事业,伺侯之外无精神” 《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 ,一切皆保证唯上之命。这样,就在中国人中养成一种安于被压迫、受屈辱地位的顺民性格,以及对国事、对公共事务一概漠不关心的可怕的消极性,使人既无权利观念亦无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粱启超认为,这种奴隶性,不仅是提倡民权、民主的严重障碍,也是中国衰败不振的祸根,“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 光绪26年4月1日,《致南海夫子大人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5页。 于是,在一系列论著中,他对奴隶性作了全面无情的清算。在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形成了一股清算奴隶性的热潮,这对扫除中国民主化、近代化的障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破是为了立。梁启超所以大张挞伐地批判奴隶性,目的是为了使中国人民树立崭新的国民意识,使中国人由奴隶、臣民变为国民。国民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并不在梁的论著中。在1898年9月戊戌政变之前,即已有人(如康有为)偶尔使用国民一词(参见《保国会章程》、《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等文)但大量使用国民一词,大力提倡国民意识,并为国民下明确定义的则是梁启超。1899年10月,他首次为国民作了如下界定:“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2025年黑龙江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_可搜索.pdf VIP
-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专题23 电容器(原卷版).doc VIP
- 标准图集-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pdf VIP
- 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学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 生产质量培训课件.pptx VIP
- 动植物油脂深加工项目报告书.pdf VIP
- 2025年重庆中考各科考纲 .pdf VIP
-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数学上册12分式和分式方程单元达标测试(B,无)冀教版.doc VIP
-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