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文,分段
应用文,分段
1.1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用文的萌芽:原始社会后期。
二、应用文的产生: 殷墟甲骨刻辞,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早的文章,也是最早的应用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书”。 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钟鼎铭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其中贵族之间契约,是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这类文章都是应用文。
三、应用文的发展
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确立的时期。
由李斯等制订的公文程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这些都标志着公文应用文的成熟。 秦代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明确皇帝对臣下用诏、令、诰、制、戒、谕、教、檄;臣下对皇帝则用章、奏、表、议、策、疏;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用平行文种“移书”。“公文”的称谓在这一时期出现。 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私人书信已形成明显的文体特点。
碑:是用于墓葬的碑文。
铭:在公务文书中用来表扬功德,而私人应用文则用来自儆自戒。
吊:是借伤悼古人古事而发感慨。如贾谊《吊屈原赋》。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用文的自觉时期。
曹氏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曹操的《修学令》、《求贤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曹植的《求自试表》等。 应用文理论成果也十分突出。曹丕的《典论 · 论文》,高度评价了文章的社会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西晋陆机的《文赋》涉及更多的应用文体,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作了更深入的探索。 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应用文体的文体学专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
3、隋唐宋时期: 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 隋文帝曾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李谔的《革文华书》强调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北宋时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应用文”一词。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4、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稳定发展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为详备,应用文各体趋于定型化。
四、应用文的变革与繁荣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制,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五类七种,确立了新的体式。1916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的《新公文程式》,将公文文种增至13种,并规定:“凡处理公事文件曰公文”。这是我国应用文史上首次对“公文”概念作出的明确界定。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 1931年,瞿秋白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推进了公文改革,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为新中国公文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1999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应用文的涵义、特点、功用与分类
一、应用文的涵义。广义,应用文是除文学文体以外的各个文体,具有明确的实用性。狭义,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私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使用价值的文章。 应用文通常又称文书。 基本属性:工具性、直接的使用价值。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实用”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属性。应用文都是“因事成文”,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工具性: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是行使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的重要工具,是为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务服务的。
3、程式性:程式性主要表现为从文种的选用、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规范化的行文格式和行文程序上,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模式。
4、真实性 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可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5、时效性应用文的时效性包含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