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乡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乡 愁
第???周 月日??星期累计教案 课??题 乡 愁 第?1???课时(本节共?1?课时) 教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一、创设情境,幻灯展示: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导入《乡愁》
二、感知
1、自由读诗歌两次,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点,总结朗读技巧:《乡愁》一诗朗读时要注意:感情真挚、语调深沉、语速舒缓、重音突出。
三、品味赏析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可从哪些时间序词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乡愁本来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人用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认真地听视频朗读,思考诗歌中展现的哪幅画面最能触动你的心弦?
预设:分析穿插朗读指导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穿插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解读余光中与母亲的深厚感情。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他成长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抗战期间全家流亡在江苏、安徽一带的沦陷区里,1937年底,孙秀君这位外表看似柔弱的江南女子单独带着年仅9岁的儿子余光中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为躲避日军的魔爪,母子俩曾躲进庙里的神龛内,两天两夜没吃没喝。颠沛流离的日子,余光中从头至尾与母亲相依为命,躲过了无数的炮火烽烟。 1938年跟着母亲逃往上海住了半年,又乘船经过香港、越南,然后又到了昆明、重庆,绕了一大圈,最后在重庆跟父亲重聚。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本节诗歌。
4、读诗歌到这儿我们感受到得是痛彻心扉的离愁别恨,那么还有比这更浓重的乡愁吗?
预设:分析穿插朗读指导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穿插补充材料: 帮助学生对作者的理解、补充学生的生活体验、了解诗人的漂泊经历、了解诗人经历的岁月沧桑、….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1992年之前)他再也没能回到大陆。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90年代他曾写道:“我21岁离开大陆,对这片土地讲来,曾经缺席了四十余年,早就应该回去看看了……我的人生犹如一个不规则的圆,而这圆是残缺的。缺口就是大陆,缺口就是江南……”
他多次梦中回到大陆和江南。这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大陆,看一看自己的家乡江南啊!现实无法穿越,但是诗歌是自由的。在《春天遂想起》里他写回乡梦:
引导学生读懂“浅浅”一词
预设: “浅浅”一词中有无奈更有期盼。
四、朗读,感悟
师:小结一切文学皆人学。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往往蕴藏着作者杜鹃啼血式的悲鸣。读诗需要我们走进作者,走进作品,与作者和作品融为一体。读诗要像演奏家一样激发出诗歌潜在的生命,这样的朗读才具有震撼力。再次齐读诗歌。
五、拓展迁移,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教师谈:在这四幅画面中,老师比较喜欢第四幅。每当读到第四诗节时,我的脑海里还不时地涌现台湾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画像。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流淌。落叶归根,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她出生的地方(狐死首丘),草木尚能如此,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同步检测(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2 用频率估计概率同步检测(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配紫色”游戏(第3课时)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2 用频率估计概率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4.1 成比例线段同步检测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2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课件2 (新版)北师大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课件1 (新版)北师大版.ppt
- 九年级数学上册 3.1.3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课件3 (新版)北师大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人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关雎》教学实录 鲁教版五四制.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关雎》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
-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阿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