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西山下苇店坡面地质实习报告
——第二小组
1、馒、毛组紫红色砂质页岩
页岩中水平纹层发育,颜色为强氧化色,缺乏化石等水下沉积标志,因此是潮间带或潮上带沉积。岩石表面因风化显示为蜂窝状,构造裂缝中充填方解石脉。
此处岩层倾向165°,倾角35°
槽状交错层理
一、馒毛组
一、馒毛组
2、馒、毛组紫红色块状灰质泥岩
一、馒毛组
馒毛组紫红色页岩和灰泥岩中夹杂的灰白色、灰绿色的页岩,显示还原环境,说明水深短时间内变大。
3、馒、毛组灰色页岩
1、毛庄、徐庄组分界
观点2:下部为毛庄组紫红色泥质灰岩、上部为徐庄组灰绿色页岩。
滴入稀盐酸,毛庄组岩石剧烈反应,而徐庄组反应微弱,表明局部的碳酸盐含量暂时减少。
二、徐庄组
观点1:下部为毛庄组紫红色砂质页岩、上部为徐庄组灰绿色页岩。
滴入稀盐酸,毛庄组岩石轻微反应,而徐庄组反应剧烈,表明徐庄组碳酸盐含量增多,水体变浅。
徐庄组鲕粒灰岩中的X剪节理,其中一条中充填方解石脉
2、徐庄组地层中的构造现象
灰岩中的构造裂缝形成的岩层倒转的假象
1、张夏组的地层岩性——泥质灰岩
丘状纹理泥质灰岩
呈薄层,具正韵律,底部含一些砂;向上泥质增多,并具丘状层理,顶面也呈丘状起伏,为风暴沉积
泥质条带灰岩
由于差异风化,泥质形成凹坑,灰质突出
1、张夏组的地层岩性——泥质灰岩
泥质灰岩
由于泥质含量不同,暴露之后相邻条带显示不同的颜色
2、张夏组的地层岩性——鲕粒灰岩
具有刀砍纹表面的鲕粒灰岩
因生物扰动导致岩石性质局部发生变化,风化之后表现出差异。新鲜面成分并无明显的区别
2、张夏组的地层岩性——鲕粒灰岩
鲕粒向上变粗(左图),在相邻层位出现比鲕粒更大的球粒和核形石(右图),都表明水动力条件增强。
3、张夏组的地层岩性——内碎屑灰岩(竹叶状灰岩)
3、张夏组的地层岩性——内碎屑灰岩(竹叶状灰岩)
1)平行状
2)叠瓦状
3)菊花状
4、张夏组的地层中的特殊现象
辉绿岩侵入体——三组,厚度约为1~2m,顺层侵入,导致周围岩层产状发生微弱改变
4、张夏组的地层中的特殊现象
同一岩层中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藻丘,大者直径约为3m,呈同心圆状。
张夏组中的叠层石,主要呈柱状,表明水动力条件较强,另外叠层石中间还有内碎屑(竹叶)充填,也证明了水流很强。可见鸟眼构造。
叠层石通常指示潮间带环境。
4、张夏组的地层中的特殊现象
5、张夏组向上变浅的米级准层序组
崮山组主要为泥灰岩与薄层页岩互层,夹内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
长山组主要为内碎屑灰岩与泥灰岩和页岩互层;
凤山组为巨厚层灰色泥质条带灰岩夹内碎屑灰岩;
————以内碎屑灰岩为主
冶里组云斑灰岩,是白云石化不均匀导致的,白云石风化成黄色,呈斑状
五、冶里组
岩石类型
成因
产出状态
水体能量
形成环境
鲕粒灰岩
波浪和潮汐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各种碎屑悬浮并形成碳酸钙包壳后下沉,周而复始,直至不再悬浮
常为厚层至块状层
持续高能
潮汐滩环境
竹叶状灰岩
(内碎屑灰岩)
由原地的条带状泥晶灰岩经风暴作用改造而成,属原地型风暴内碎屑灰岩
一般为中到薄层,常与中到薄层石灰岩互层
间歇高能
弱动荡环境
讨论1:
鲕粒灰岩 VS 竹叶状灰岩
中寒武世以鲕粒滩为主,下寒武世转变为竹叶滩
沉积环境:潮间带 浅缓坡 中缓坡。
结论:
讨论2:
叠层石的形成和特点
富藻纹层(暗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盐沉积物少,故色暗;
富碳酸盐纹层(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有机质少,故色浅;
两种可能成因机制:
一、风暴期(高潮期),形成富碳酸盐的纹层;非风暴期,则主要形
成富藻的纹层;
二、白天,主要形成富藻的纹层;夜间,则主要形成贫藻的纹层。
50cm/a!! 是不是太快了?
是否有其他更长的周期?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