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大气运动
第二节、大 气 运 动 刮风下雨、阴晴冷热 都是大气运动的体现 大气运动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全球太阳辐量分布 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23°26′ 66°34′ 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纬度低, 1、纬度 纬度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大 太阳高度角大 面积大 面积小 N N S 23°26′ 23°26′ 66°34′ 66°34′ 热 带 寒带 寒带 温 带 温 带 亚热带 亚热带 亚寒带 亚寒带 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地面得到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不同温度带 为什么凌晨和傍晚 太阳光不刺眼? 辐射量大 辐射量小 N 2、大气厚度: 纬度高 太阳低 地势低 大气厚度大 太阳辐射强度小 纬度 太阳高度 地势 为什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处不在赤道? 撒哈拉沙漠 3、大气透明度 天气晴朗 A B 四川盆地多阴雨, 太阳辐射强度小 太阳辐射强度大 撒哈拉沙漠多晴天, 太阳辐射强度大 气候要素: 气温、 降水、 气压等 气压分布可分析大气运动情况 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B A L H 单位面积垂直上方空气柱的重量。 登山时怎样知道自己的高度? 1、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气压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1)海拔高度 如果地面均匀一致,则等压面水平分布 0 1500 海拔 m 3000 5500 9000 12000 1000 850 700 500 300 气压 hpa 200 等压面 等高面 地 面 1 2 3 4 二、气压与大气运动 气压: 这种气压分布大气会不会流动? 读地图册P36图 七月气压 为什么不同季节, 海陆气压不同? (2)温度(热力因素) H H L 在同一高度上 高温地区, 低温地区, 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 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 B 因地面温度差异,等压面并不水平分布 1000 850 700 500 300 气压 hpa 200 冷 不同的下垫面,比热不同 下 垫 面 1000 850 700 500 300 气压 hpa 200 A C 热 冷 亚洲内部冷, 北太平洋暖, 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形成阿留申低压 一月: 亚洲内部热, 北太平洋凉, 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形成夏威夷高压 七月: 温 冬季 H 冷 L 一月 七月 凉 夏季 H L 热 七月气压 H H L B 1000 850 700 500 300 气压 hpa 200 冷 下 垫 面 A C 热 冷 (3)大气运动(动力因素) 空气流入区,形成高气压 空气流失区,形成低气压 H L L E 图中E和B处比较,哪处气压高? E比同样高度的D、F处高, 但EB, 同一平面气压不同,空气会流动吗? F D 2、风的形成 气压梯度力同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1000 1005 995 H L 水平气压差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地转偏向力 ---风的来向 N S W E 风的要素: NE风 NNW风 SE风 3级 10级 6级 风力 ---风速等级 风向 摧毁极大 117 32.6 飓风 12 损毁重大 103-117 28.5-32.6 暴风 11 拔起树木 89-102 24.5-28.4 狂风 10 小损房屋 75-88 20.8-24.4 烈风 9 折毁树枝 62-74 17.2-20.7 大风 8 步行困难 50-61 13.9-17.1 疾风 7 电线有声 39-49 10.8-13.8 强风 6 小树摇摆 29-38 8.0-10.7 劲风 5 吹起尘土 20-28 5.5-7.9 和风 4 旌旗展开 12-19 3.4-5.4 微风 3 感觉有风 6-11 1.6-3.3 轻风 2 烟示风向 1-5 0.3-1.5 软风 1 静,烟直上 1 0.0-0.2 无风 0 陆地地面物象 (km/h) 风速(m/s) 名称 风级 *风速大小等级 ---风向出现频率 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 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上海、北京、乌鲁木齐和甲、乙各地是什么风向? 甲、乙两地风力哪处大? 此时北半球为 季,判断依据是 。 气压名称: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难点20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轨迹问题【六大题型】(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 VIP
- 新解读《DL_T 5862—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最新解读.docx VIP
- 二次型Boost.doc VIP
- 2025年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全册同步教学设计.pdf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pdf VIP
- Roland罗兰乐器JUNO-D6 合成器[Simplified Chinese] JUNO-D6 D7 D8 Startup Guide ]用户手册.pdf
- 阳光同学分层设计福建专版八年级数学教师用书.pdf VIP
- 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