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节能减排助力公司“管理提升”(王晓冉)
王晓冉联系方式 010 010 E-MAIL: wangxr@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85号 邮编:100088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质量监督部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因素识别流程: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划分作业活动: 划分作业活动就是将生产的过程按输入,输出的变化划分开。如:机械制造过程:原材料采购、热处理、锻压、表面加工-车、磨、精加工、焊接、组装、软件配置等。为把能源因素识别清楚,能源因素识别要求的划分作业活动应更细一些。 为使识别工作的顺利开展,划分作业活动可以组织的最小工作单元(作业区、工段、一个项目)为第一级,也可考虑按项目或能源介质的类型进行辨识,最后以公司为总单位汇总辨识、评价。 作业活动的划分:应以一个完整的作业流程为单位进行,也就是独立耗能单位。尽可能结合能源的计量核算单位,做到一致。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划分方法: 如:项目部可以分为: 按统计核算单位分:项目一部、项目二部、管理部门等。 按耗能种类分:电力供应系统、柴油供应系统、天然气、水供应系统(净、浊循环、自来水) 、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等。 按主要耗能设施、装置分:挖掘机、推土机等。 按作业区域分:施工区域、办公活动、后勤活动、相关方的活动等 作业活动划分程度的把握:所划分的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有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要针对我们识别的目的,合理地进行划分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因素识别应考虑的十一个方面: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因素识别方法: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因素识别方法: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因素识别方法: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例1:某单位加热炉作业区的能源因素识别(过程法) 加热炉系统有,双蓄热悬臂辊侧出推钢式加热炉一座,生产能力80t/h(冷装);炉后设有15/5吨上料行车一部、上料辊道一组、30吨推钢机一台。加热炉由煤气加热系统,汽化冷却系统,自动测温、控制系统组成。炉前有侧推钢机一台,出钢辊道两组。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从十一个方面查找,如:组坯的行车(天车)。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识别出能源因素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例2:某公司的能源因素识别(流转法) 某公司电力能的流转过程: 该公司从区域电网购入电力(220 KV),经公司总降压变电所降压后(35 KV),送至公司的三座二级变电站,再经降压至10 kv后,送至相关的配电室变压为 380kv/220kv供生产、生活使用。 见下示意图: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主要用电设备: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用能情况分析:按十一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用能情况分析:能源因素识别表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用能情况分析:能源因素识别表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能源流程法与过程法的区别: 能源因素的识别要求覆盖用能单位的所有活动和过程。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以保证能源因素识别的充分性。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的评价:通过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程度的评价,确定能源因素控制的优先次序。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优控因素评价应考虑以下方面的要求。 1)法律、法规的要求; 2)所用能源品质、余热余能利用等自身资源状况; 3)节能潜力大小和重要用能部位; 4)控制能源因素的难易程度、经济合理性; 5)对能源节约的影响程度。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能源因素,可确定为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是非法: 1)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源因素,(如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节约能源法等以及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的工艺、产能、设施、设备) 2)国家限制使用但仍然在使用的能源设施或设备 3)紧急状态下,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能源因素,如能源停供、设备突发故障、采购短缺、火灾、爆炸、泄漏等。 4)其它对能效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因素。如仓储过多、恶劣环境影响、生产组织不合理等 二、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能源因素,可确定为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对比法: 1)不同能源类型、不同能源结构对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对比,其中,使用能源类型、结构不合理,且可以改进的,应评为优控因素; 2)对于消耗水平、能源效率,可用与能源基准或标杆对比,低于基准或标杆的应从中评出优控因素; 3)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设备选型、余能回收利用等中存在的明显不合理,应评为优控因素; 4)组织、相关方重点关注的能源因素,如政府确定的节能要求、公司确定的攻关项目等,应从中评出优控因素。 5)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