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docVIP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doc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20分钟  分值:38分 题组一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015广东增城调研,17)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可知(  ) 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 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 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 2.(2015北京东城普通校上学期11月联考,11)中山装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C.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D.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 3.(2014四川资阳一模,4)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 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 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 4.(2014福建厦门一模,38)(节选)每一个时代的婚姻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成为人们了解整个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礼记》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材料二 宋代婚姻观念较前代之最为醒目的差异有二:一是择偶标准变化,人们不像前代那样重门阀世族,而改为重金榜题名之人;二是婚姻关系中资财的成分很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特别计较婚姻关系中的物质财富。 材料三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士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于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徐继畬《瀛环志略》   材料四 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 类别 人数 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已婚者 395 21 5% 已订未婚者 130 20 15% ——摘编自陈蕴茜、叶青 《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婚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宋代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4分) (2)与中国传统婚姻相比,材料三中的英国婚俗有何特点?(6分) (3)材料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4分) 题组二 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15广东百校联考,18)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  ) A.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B.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 C.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6.(2015浙江杭州质检,9)下列报刊中,与右图报纸同时期创办的有(  ) ①《申报》 ②《时务报》 ③《昭文新报》 ④《中外纪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7.(2014四川凉山一模,9)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申报》(  ) 《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范围 本埠 全国(除本埠外) 国外 数量 57篇 80篇 37篇 比例 33% 67% A.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B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20分钟  分值: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5山西名校联考,13)宋延斋在《蒲圻乡土志》里记载:“民国元年、二年来,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仿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与这一记载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民主共和观念的冲击 B.崇洋媚外思潮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D.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 2.(2015安徽江淮十校联考,8)《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