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教版).docVIP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闯关检测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教版).doc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20分钟  分值:50分 题组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5广东湛江调研,14)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2.(2015北京海淀月考,2)宋朝,州县长官都改叫“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3.(2014北京石景山一模,15)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4.(2014河北保定一模,25)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肃宗规定:“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强调(  ) A.监察官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B.监察官员的职权范围 C.监察官员的地位 D.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5.(2014江苏连云港一模,13)中央集权制是国家政体的一种形式,它规定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特殊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以为民……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 ——〔东汉〕荀悦《前汉纪·孝惠皇帝纪》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天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秦朝“暴虐天下”的制度方面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容易“害身丧国”的根源。(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节制行省权力的。(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行政体制”建设的认识。(2分) 题组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6.(2015广东湛江调研,13)“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7.(2015北京海淀上学期期中,1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8.(2014湖南长郡中学质检,7)明史记载:“夏四月壬寅,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材料反映了明朝(  ) A.皇权空前强化 B.内阁参与决策 C.内阁统领六部 D.六部之位形同虚设 9.(2014山东潍坊质检,6)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B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2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5浙江名校联考,13)据统计,唐代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该材料反映了(  ) A.状元在唐代极受尊重B.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