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烷氧基取代金属 酞菁的合 成工艺研究
刘鑫+
鱼包猛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
要:本文合成了甲氧基取代金属酞菁配合物,在以往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改进,引
入了微波辅助合成,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与传统的固
相合成体系相比,各个中间体的产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降低了成本,是一种绿色的合成工艺。
关键词:微波辅助;金属酞菁;绿色工艺
0
前言
酞菁化合物除了广泛用于染料和颜料外,它的催化、结构、电子和光学性质使其成为最有研究潜力的功能
有机材料之一。这些酞菁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液晶材料、电子仪器、气体传感器、光敏剂、
非线性光学材料、电子色谱仪器和朗缪尔一比尔薄膜[1’2]。
酞菁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近红外区有强的吸收,表现出强的光动力学特性,可以应用于癌症的光动力学
疗法,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光敏剂。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结合了可见光和光敏剂的二元疗法。当被
光激活后,酞菁类化合物可以显示细胞毒素的影响。经过照射,这些光敏剂被促进到激发态,产生单氧原子,其
周围的生物分子被破坏,并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已有的报道主要为关于水溶
性酞菁衍生物尤其是金属铝和锌酞菁配合物应用于光动力学疗法的研究¨ ̄5J。
非金属酞菁和金属酞菁的一个缺点为在普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不大。为了改善酞菁化合物的溶解性,在
酞菁外围加上多种取代基是可行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它能够改变酞菁体系的电子结构。
引入取代基可以通过在酞菁大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或者,更普通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酞菁前驱体尤其是氰
基取代的酞菁衍生物进行取代。取代基的引入可以改善酞菁环在水介质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且提供一
种方法来改变可见光区域吸收带的波长[6 ̄8]。
水溶性酞菁本质上是由外围的取代基和体积比较大的长链烷基或者烷氧基团组成,研究表明当酞菁类化
合物周边引入长链共轭体系时,在紫外及可见光谱中会有不同程度的Q带红移,以及B带加宽且红移。在酞
菁的分子母体上引入羟基、磺酸基、羧酸基、酰胺基等强极性基团,其水溶性增强,可制得水溶性酞菁。水溶性
酞菁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染料,除可用做纤维物质的直接染料外,它还是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敏化剂
以及重要的有机半导体和光导体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微波之所以能在化学领域中应用,是因为化学反应所涉及的样品中带有水分、油脂、糖及蛋白质等各种积
极分子,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分子呈杂乱无章的运动状态,当微波炉辐射出频率极高的微波时,微波能量场以每
秒24.5亿次的速度不断地变换正负极性,分子运动发生了巨变,分子排列起来并高速运动,互相碰撞、摩擦、挤
压,使动能一微波能转化为热能。由于此种能量来自样品内部,本身不需要传热媒体,不靠对流,样品温度便可
*基金资助:鲍猛博士启动基金10万元
作者简介:刘鑫(1983一),女,山东人,研究生在读,E—mail:fox_elite@163.corn
ll画I——————————弋2007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文集I
以很快上升.从而可以全面、快速、均匀地加热样品。由于微波独特的加热方式,在反应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化学
反应速率。目前,在已报道的反应中,最大可以促进1 240倍。微波对反应的催化作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改变了反应动力学。尽管微波在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中迅速获得科学工作者的
重视和研究,但不少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微波辐射下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尚少见报道。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微波辅助合成金属酞菁,拟研究微波下不同的反应功率、时问、温度等反应条
件对反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以求探索一条合成水溶性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的制备新工艺。
1
实验部分
I.1仪器与试剂
美国Spectrum One FT—lR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天津Fw一4A型压片机;日本岛津UV一3ioiPC紫外
分光光度汁;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微波合成仪(MAS I);美国PE2400()型元素分析仪;¥7401
型电动磁力搅拌器;FA2004N全自动分析天平。
邻苯二甲醚(淮安德邦化工有限公司);溴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天
津市化学试剂一厂);三氯甲烷(天津市天达净化材料精细化工厂);氰化亚铜(CuCN,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
1.2烷氧基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制备
兰一:取葚一XC.nOC:H
I
70-72%
H
H
CH,
CH,
2 8 o 5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炔丙双酚A基醚和N%2cN%2cN′%2cN′-四炔丙基-4%2c4′-二氨基-二苯甲烷树脂单体的合成与表征.doc
- 人民陪审员培训制度实证的研究.doc
- 容量稀土镁基贮氢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oc
- 润滑剂对PE基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doc
- 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改性聚乳酸研究.doc
- 砂岩透镜体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模拟实验及主控因素——以惠民凹陷古近系基山砂体为例.doc
- 沈北开发大道DK16%2b573.09公铁立交桥软弱地层中基桩承载力检测与确定.doc
- 生产一个软片,派生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品种——谈N羟乙基二胺为原料生产柔软剂软片的潜力.doc
- 生物质纤维基三元发泡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oc
- 史学理论在史料教学中应用——三个西方史学理论视角.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