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苏丹考察报告草稿2
南苏丹考察报告
一、考察团组成和活动情况
此次中昊赴南苏丹农业考察团,由7人组成,包括:北京中昊集团公司1名执董带队、农业部2名官员、中国农科院2名高级专家、山东基德2名企业高管。
中昊集团南苏丹分公司驻Juba总部负责承办。
考察团于2013年3月30日登机启程,3月31日抵达南苏丹首府Juba,到4月12日返程回国。
在南苏丹逗留期间,我们就南苏丹农业资源、农业技术概况、农产品市场、大面积棉花种植基地的选址问题进行了考察。
考察团分别与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经商处一秘、南苏丹农业部官员进行了交流,访问了中资蔬菜种植农场,参观了中昊在南苏丹工程部营地和矿山现场、造访了一家泰国(与南苏丹现任总统合作)示范农场,实地调研了Juba郊外牛羊交易市场、Juba农产品商贸区。
基德小组独立飞赴上尼罗河州首府马拉卡进行宜棉区专项调查(时间为4月7日到11日,期间中国农科院专家组回国,农业部官员组转赴乌干达考察商务)。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南苏丹农业和上尼罗河州政策相关的资料。
总而言之,本次考察完成了预设命题的求解和论证,取得了圆满成功。具体结论可归结为以下五条:
二、我们所了解到的南苏丹国概况
南苏丹国土面积为61.9745万平方公里,下辖3个大区:加扎勒河、赤道和上尼罗,其中加扎勒河大区辖个省(西加扎勒河、北加扎勒河、瓦拉普和湖省),赤道大区辖3个省(西赤道、中赤道、东赤道),上尼罗大区辖3个省(琼莱、联合、上尼罗),全国共有86个县南苏丹是内陆国,接壤的邻国除苏丹共和国外,自西向东有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苏丹曾给人以“沙漠之国”的印象,森林覆盖率只有17%左右,但南苏丹的森林覆盖率却超过50%,并拥有大片草原、湿地,靠近埃塞俄比亚的博马自然公园、靠近刚果(金)边界的南部国家公园和苏德湿地公园,都是非洲著名的生态保护基地,生活着非洲狮、非洲象、黑猩猩、大猩猩、非洲猴类、羚羊、斑马、长颈鹿、犀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并拥有非洲第二大的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奇观。
南苏丹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为中赤道省会朱巴,人口约25万,由于石油产业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膨胀,朱巴已成为地球上近10年来人口增长最迅速的城市之一;该国其它重要城市西加扎勒河省会瓦乌马拉卡尔南苏丹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拥有全苏丹85%以上的石油产能,以及铁、铜、铬、铅锌、钨、云母和金银等矿藏,但除石油外,大多数矿藏资源尚待开发;南苏丹拥有原苏丹大部分原始森林资源,赤道大区是柚木、桃花心木和各种热带硬木的著名产区;南苏丹拥有水源丰沛稳定的白尼罗河和众多支流,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发展潜力巨大;南苏丹大部分人口仍从事农业,棉花、花生、小麦、小米、木薯和各种热带水果是主要作物,此外,南苏丹是著名的阿拉伯树胶产地。
南苏丹的经济支柱是石油出口收益,根据协议,整个苏丹石油收益南北方平分,缺乏炼油设施的南苏丹,需仰赖北方喀土穆等地的炼油能力。南苏丹是内陆国,石油输出主要通过两条输油管,这两条输油管分别从东西两路进入苏丹共和国境内,在喀土穆汇合后,向东北通往红海之滨的苏丹港。自2009年以来,南苏丹当局一直试图推动本土炼油能力的建设,并筹划建设自朱巴通往肯尼亚拉穆的输油管,以减少对北方的依赖,但这些项目目前进展缓慢,主要制约因素在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缺乏。
除了石油出口,南苏丹值得一提的经济部门只有热带硬木出口,其中柚木人工种植面积居非洲第一位,其它产业发展极度原始、落后。
虽然是农业国,且日照、水源条件得天独厚,但南苏丹农业生产技术极度落后,粮食严重不能自给,10个省中,北加扎勒河、瓦拉普和琼莱省不能温饱家庭比率高达40以上,湖省、联合省、东赤道和中赤道省则为30-40%,不能温饱家庭比率低于20%的仅有首都朱巴所在的中赤道一省。
南苏丹经济十分落后,基础设施匮乏。苏丹南方的婴儿死亡率在一岁前高达10%,除中赤道省“经处理的水源使用率”为不到10%外,其余各省均不到5%,自来水覆盖率几乎为0;南苏丹公厕覆盖率竟只有20%,小学教育普及率仅2%弱,成人识字率不足15%;全境铺设路面的公路里程仅公里,并拥有少数年久失修的窄轨铁路,白尼罗河可以通航,朱巴是重要的尼罗河航运枢纽及水陆交通要津,而瓦乌则是窄轨铁路的交通枢纽。
180天以上,但是现在开垦的作物面积不足国土的4%,作物面积为250万公顷,作物与草、树混合地面积为200万公顷,人均作物面积仅为0.3公顷。土壤中黑棉土(Black Cotton Soil)的比例高,吸水和保水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有限灌溉条件的作物面积有32100公顷,大部分位于上尼罗河州。河水泛滥地用于水稻种植的为6000公顷,主要位于Northern Bahr el Ghazal州。可以生产种类繁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