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推系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制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推系统

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三环~四环) 小曲率半径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推系统研制 小曲率半径变截面钢箱梁步履顶推施工研究QC小组 2015.07 小曲率半径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推系统研制 工程概况及背景介绍 本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工程范围北起三环线汪家咀立交,自东北向西南布置,止于在建四环线。主桥第七联采用(58+89+58)m变高度((2.12~3.6米)连续钢箱梁(见图1-1),顶、底板设2%双向横坡,纵坡为0.5%。该联89米跨钢箱梁桥正好位于新民河原新民河桥的正上方,原新民河桥为318国道及武汉城市交通主干道,交通流量大,施工期间需保证其正常安全的通行。其中原有新民河桥为简支T形梁桥,桥梁限重20t,经专家评定为四类危桥(见图1-2),不能直接在桥上立支架。 图1-1 第七联整体形象图 图1-2 原新民河桥形象图 东风大道为武汉城市主干道,承担全部的武汉西南出进城的客货运输交通压力。开发区交管部门要求施工期间要保证正常的交通通行,因而安全风险大;另外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在第七联钢箱梁施工时加快施工速度,尽早还路于民,尽量不影响百姓出行。 小组简介 为顺利施工第七联89米跨变截面钢箱梁,达到业主和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项目部由总工牵头,副经理等所有技术骨干参与,组成小曲率半径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施工研究QC小组QC小组 图3-1 汽车吊装方案 由于老新民河桥的限重(20吨),又被评为四类危桥以及资料有限,直接在老桥上架支架、扎吊车安全没法保证,还影响两侧交通的正常通行。 满堂支架散拼方案(如图3-2所示) 图3-2 满堂支架散拼方案 由于老新民河桥的限重(20吨),又被评为四类危桥以及资料有限;该工艺需在老桥上设置多排支架,因老桥承载力的问题,须现场板单元拼焊,且存在封路的可能,现场工作量很大,临时结构用量巨大。 拖拉法方案(如图3-3所示) 采用拖拉法施工时一般沿着滑道需要布置多支架(老桥为危桥,承载力不足,存有安全隐患),且由于钢箱梁底面为弧形,传统拖拉法难以克服箱梁变高度的影响;为满足拖拉法施工,需要布置在钢箱梁底部布置弧形工装,且拖拉时水平力较大,整体临时结构用量较大。 研制新型步履式顶推系统方案(如图3-4所示) 图3-4 变截面钢箱梁步履式顶推设备 采用新型钢箱梁步履式顶推系统,逐步顶推、以曲代直思想克服箱梁变高的影响;在右边58米跨处设立拼装平台(见图3-7),只需要在跨中架立一排支架(见图3-5),考虑到老桥承载力不足,在老桥T梁湿接缝缝处开孔,下穿钢管到顶推底座(在河床上硬化一个顶推底座)。这样既克服了老桥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保证了交通的正常通行(见图3-6)。 图3-5 顶推平台支架分布图 图3-6 跨中平台支架分布 图3-7 拼装平台支架分布图 表2 课题选择分析表 序号 课题内容 分析 评估 课题 选定 经济 技术 安全 交通 通行 评估 得分 11 汽车吊装 老桥承载力不足 影响交通通行 4 4 1 1 10 不选 22 满堂支架散拼 老桥承载力不足 支架材料用量巨大 影响交通通行 1 4 1 3 9 不选 33 拖拉法施工 老桥承载力不足 难以克服箱梁变高度影响 临时结构用钢量大 3 3 2 3 11 不选 44 步履式顶 推施工 技术可行 既克服变高度影响又保证了正常交通通行 4 4 5 5 18 可选 备注:评估栏目 每项5分,总分20分。 制表:廷连帅 2014.04.02 课题选择 通过评价分析,我得知4号课题得分最高。同时,全体QC小组成员做了市场调查和查询资料,市场上目前暂无可以克服钢箱梁变截面影响的步履式顶推设备。小组全体成员决定选择4号课题作为本次课题——研制新型步履式顶推设备。 确定课题目标 (一)调查分析 为了使制定的目标更具有科学性和关联性,我们分析了新型步履式顶推设备与变截面钢箱梁之间的关系: 一般顶推的钢箱梁为等截面,底面为平直型,顶推一般沿着某一固定线形顶推;第七联89米跨顶推的钢箱梁为变截面,底面为弧形,所以新型步履式顶推设备顶推时需要采用不断变化顶推路线,不断接近成桥线形的方式顶推(如图4-1所示)。 图4-1 不断变化的顶推路线 89米跨钢箱梁底面为弧形,且底板有2%的横坡,因而顶推设备顶面距离钢箱梁底面的高度是变化值,顶推设备需能适应梁底局部的变化,且不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