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部分 流量检测(新4)
EPI管道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应用:压缩空气、天然气、锅炉燃气、氢气、沼气、 瀑气、焦炉煤气等气体的质量流量测量 4.7 质量流量计 应用:压缩空气、天然气、锅炉燃气、氢气、沼气、瀑气、焦炉煤气等气体的质量流量测量 EPI插入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4.7 质量流量计 4.7.3 差压式质量流量计 差压式质量流量计原理 4.7 质量流量计 2q 管道上装有结构和尺寸都相同的孔板A和B; 分流管道上装有两台相同的定流量泵(3、4); 两台相同的定流量泵压入的流量q方向相反 差压计5接在孔板A的入口和孔板B的出口; 流经孔板A的流量为qv - q,流经孔板B的流量为qv + q; 孔板A和B前后差压△PA和△PB分别为: △PA = Kρ(qv - q)2 △PB = Kρ(qv + q)2 K — 常数;ρ— 被测流体的密度。 4.7 质量流量计 装置的总差压: P1 – P3 = △PB - △PA = 4Kqρqv = 4Kqqm 若q一定,孔板A和B的差压值与质量流量成正比关系。 两块孔板、两台定流量泵参数完全一致; 压损大,测量范围一般为0.5—250kg/h。 4.7 质量流量计 4.7.4 双涡轮式质量流量计 (动量法)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其所受外力。动量是质量和流量的乘积。 在与流体正交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力,使流体产生一个角加速度,则流体动量矩的变化与质量流量成正比。 4.7 质量流量计 T——力矩; H——动量矩; t——时间; m——流体质量; r——旋转半径; ?——角速度; qm——质量流量; K——系数,K=r2ω。 若保持ω、r为恒定值,则测出力矩T,可测得qm。 4.7 质量流量计 双涡轮式质量流量计结构原理如图4.28。两涡轮用弹簧互连,其叶片的螺旋倾角不同,分别为θ1、θ2。所受的力矩分别T1、T2,则: 4.7 质量流量计 K1、K2 — 常数; v — 流体的流速。 两叶轮的力矩差ΔT 可知ΔT∝qmv;ΔT又与弹簧的扭角成比例,因此两涡轮之间的角位移α ∝ qmv 。 4.7 质量流量计 测出时间,就可测出质量流量qm。 t的测量(电磁检测器):当一个涡轮产生电脉冲时,开始计数,在第二个涡轮产生电脉冲时,停止计数,测出这段时间t就可以获得质量流量qm。 两涡轮连成一个整体,所以流速v ∝ ω(两涡轮的角速度),涡轮旋转角位移α所需的时间t: 4.7 质量流量计 4.7.5 推导式质量流量计 1、双通道检测法 测量与流量有关的两个信号,并进行计算处理,得到质量流量。 依据双通道检测法所组成的涡街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4.29。 4.7 质量流量计 单列漩涡频率f 和流体的流速v1之间有: 随着漩涡的产生,在漩涡发生体的周围产生循环流。当漩涡在发生体一侧分离时,发生体受到横向变动升力FLf : 4.7 质量流量计 (4.63) 两式相除得到质量流量qm: (4.64) 式中: ——仪表系数。 CLF— 横向升力系数,与旋涡发生体形状有关。 b — 旋涡发生体在流动方向的投影宽。 K为常数,则qm ∝ FLf/f。 4.7 质量流量计 应力检测法涡街质量流量计,根据压电效应,压电元件产生的电荷q与FLf成正比,q = K1FLf; 漩涡发生体形状、尺寸、支撑方式固定,压电元件输出的交变电荷和漩涡同频 f ,幅值大小反映FLf的大小; 检测压电元件的电荷q可同时得到漩涡频率和横向变动升力两个变量。 4.7 质量流量计 2、组合法 在管道上串联两台仪表,各仪表的输出与流量有关,联立求解间接推导出流体的质量流量。 主要组合方式有: ① 差压式流量计与体积流量计组合。 差压式流量计输出信号 ∝ρqv2,体积流量计输出信号 ∝ qv,将这两个信号进行除法运算得: 4.7 质量流量计 4.7 质量流量计 ② 体积流量计与密度计组合方式。 体积流量计输出体积流量信号,配合密度计进行乘法运算: ③ 差压式流量计与密度计组合方式。 差压式流量计的输出 ∝ ?qv2,配合密度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