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p区元素-卤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p区元素-卤素

第十二章 p区元素 第二节 卤素 非金属元素,易与金属化合成盐。 在自然界不可能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以稳定的卤化物形式存在。 二、卤素单质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Lavoisier, A.L., 1743~1794)认为这种新种酸和盐酸一样,其中含有氧(十九世纪以前的化学家认为所有酸皆含有氧,故氧元素亦称为酸素),他提出当中是由一个未知的酸基和氧的化合物,1789年,他把氢氟酸基是和盐酸基同是化学元素,它们的性质极为相似,并把它列入他的元素表中。1794年拉瓦锡因为是路易十六政府的小吏,被法国大革命的群众定性为暴君的同谋而被送上断头台,结束了他的研究生涯。 拉瓦锡死后,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 1778~1850)等继续进行提纯氢氟酸的研究,到了1819年无水氢氟酸虽然仍未分离,但却阐明了这种酸对玻璃以及硅酸盐的本质。 十九世纪初期化学分析技术进步非常迅速,当时以电解法分离出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而名噪一时的英国化学家戴维(H. Davy, 1778~1829)收到来自法国安培(A.J.Ampere, 1775~1836)的信函,这封1812年8月25日的函件指出:氢氟酸中存在著一种未知的化学元素,正如盐酸中含有氯元素的关系一样,并建议把它命名为“Fluor”,词源来自拉丁文及法文, 原意为“流动 (flow, fluere)”之意。 安培的建议很快得到欧洲各国化学家的认同, 此时似乎没有人怀疑它的存在了, 但是仍没有人真正见过它的真面目, 往后的七十年氟的分离酿成为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当收到安培来函的翌年, 即1813年, 戴维使用他分离元素的杀手锏——电池, 对发烟氢氟酸进行电解, 试图获取元素状态的氟, 最初他发现氢氟酸不仅强烈腐蚀玻璃, 还能腐蚀银, 遂用铂(Pt)及角银矿(主要成分AgCl)制作电解装置, 实验开始时, 阳极产生一种性质极为活泼的物质, 同时把铂器皿腐烂掉, 但没有获得所欲求。后来他以萤石制作器皿用作氢氟酸的盛器再进行电解, 结果阳极产生了氧气(O2), 而不是氟(F2), 这意味著是酸中的水分被电解, 而不是氢氟酸, 此时化学家意识到: 水分是干扰成功的原因之一。戴维的努力不但以失败告终, 由于当时未明白氟化合物对人体的伤害, 他因严重氟中毒被迫停止研究, 法国的盖.吕萨克等人亦因吸入过量氟化氢(HF)而中毒, 亦退出了氟的争夺舞台。 1836年两名苏格兰人, 爱尔兰科学院院士乔治.诺克斯(George Knox)及托马士.诺克斯(Thomas Knox)兄弟, 在实验期间累积了氟化氢毒害, 托马士因氟中毒而受重创, 乔治被送往意大利休养近三年才逐渐康复。 之后比利时化学家鲁耶特(Louyet P., 1818~1850)不因诺克斯兄弟的受伤而决心延续他们的实验, 他虽然步步为营地进行实验, 但因长期接受氟毒, 且中毒太深, 最终为科学殉身, 享年32岁, 他们各人皆是化学元素发现史上的勇者! 1850年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身兼化学教授的弗累密(Fremy, E., 1814 ~ 1894)认为氟似乎太活泼了, 任何物质和它接触时都被腐蚀,弗累密认为这个元素似乎无法分离,并把这些无希望成功的实验方案搁置了。 1869年英国化学家哥尔博士(Dr. Geroge Gore, 1826~1908) 在实验报告中提出:必须降低电解的温度,以减弱氟元素的活泼性,分离始有成功之机。 莫瓦桑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他认为,氟活泼到无法电解的程度,电解出的氟只要一碰到一种物质就能与其化合。如果采用低温电解的方法,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他采用液态氟化氢(HF, 熔点 -83°C)作电解质,在这种不导电的物质中加入氟氢化钾(KHF2), 使它成为导电体; 他以铂制U形管盛载电解液,铂铱合金作电极材料,萤石制作管口旋塞,接合处以虫胶封固,电降槽(铂制U形管)以气体氯乙烷(C2H5Cl)作冷凝剂,实验进行时, 电解槽温度将降至-23°C。6月26日那天开始进行实验,阳极放出了气体,他把气流通过矽时顿灶起耀眼的火光,根据他的报告: 被富集的气体呈黄绿色, 氟元素终於被成功分离了。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了氯。当时他正在对软锰矿的性质进行研究。他使用了部分盐酸与这种矿石结合,结果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有窒息效果的气味。社勒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它能腐蚀各种金属,溶解性不强,能够对彩色的花叶及绿叶起到漂白的作用。但社勒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而称之为“脱燃素的盐酸”。 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电解氯气”失败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