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别方法及鉴定特征.docVIP

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别方法及鉴定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别方法及鉴定特征

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别方法及鉴定特征   1、和田玉籽料的特征和田玉籽料原生皮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外形   通过了解和田玉籽料的成因,我们知道和田玉籽料呈现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2秒,即可以看见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呈毛毡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关键。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别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有效。而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 2 颜色   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中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和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颜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3 皮色   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缓慢形成的,是风化、水解作用以及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分阶段的。因此,沁入和田玉内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呈过渡渐变,皮和肉的感觉一致。 4 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   无皮色的和田玉籽料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无论白玉或黄玉,其表面有一层包浆或沁色。   2、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和田玉籽料仿制品的鉴定主要从颜色、光泽、外形、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征以及仪器检测测试着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过于浓艳、漂浮、不自然、没有渐变过渡形态,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 2 两层颜色分布具有强烈的色差,一面为鲜艳皮色,一面是纯净肉质。 3 表面酸蚀层,常为白色或黄白色,与白色礓石类似,具有荧光反应。 4 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 5 外形过于完美,不自然,没有磕碰的痕迹,而和田玉籽料自然的卵石形态,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 皮壳 。 6 表皮漂白和褪色的情况,可见蚀痕。 7 可见磨砂、抛光的痕迹,而和田玉籽料可见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 8 表面大面积的硬度偏低,而和田玉籽料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   3、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   原矿藏于昆仑山深处的和田玉,按照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的不同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而且皮壳的颜色多种多样,以红褐色为主,细分为秋梨皮、虎皮以及枣皮等。中间产物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具有薄皮壳的则为山流水料。仿和田玉籽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处理方法——染色处理做假皮子,机械加工方法——滚料磨圆。它们是互为补充、相互联系的。   3.1染色方法   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主要是通过染色方法,利用无机和有机染料染色,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对普通和田玉打磨,然后进行表面染色,做出类似油脂皮外表,以达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同时亦掩盖了玉质的瑕疵和缺陷。具体方法有: 1 早期使用动物 如猪、羊、马 的血液。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和田玉浸泡于刚杀死、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数年后,使之沁色,谓之“血沁”。更有甚者,将马腿割开一小口子,和田玉放入其中,通过血液长期浸染作用使之沁色,达到以假乱真,使人无法辨别的目的。 2 使用铁锈浸染。将普通的和田玉用铁皮屑捆绑好,用热醋淬之,放置数天后埋入地下,数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或者浸泡于河流中,经过河流长期磨蚀和冲刷作用,使红色铁锈浸入到和田玉中,然后进行火烤火烧及加工后期处理,使之沁色。 3 使用碘酒、植物染料 如核桃皮 和羊毛染料等对和田玉进行染色处理。 4 使用有机染料,如酸性甲基橙试剂。 5 使用无机染料。主要有:①铁盐染料:在适当条件下,使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即Fe2+→Fe3+,并发生渗透、扩散和沉淀附着作用。如硫酸亚铁FeSO4、硝酸铁Fe NO3 3、硝酸亚铁Fe NO3 2、氯化铁、氯化亚铁FeCl2等。②锰盐染料: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铁锰浸染,形成自然的松花状或水草状沁入物。 6 使用中和剂。常见的如硝酸铝Al NO3 3、氯化铝AlCl3和氢氧化铝Al OH 3等,其目的是使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 OH -,中和酸性溶液,促进三氧化二铁Fe2O3转化成针铁矿FeO OH ,以产生褐红色调,达到仿籽料的效果。 7 使用混合性染料。其目的是产生鲜艳、丰富、逼真的颜色色调,避免色调单一、颜色过饱和以及无层次感的外观特征。 8 使用混合染料和腻子或注胶 如树脂材料 。染色过程主要有:①缓慢沁色;   ②快速染色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   ③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加热处理;   ④先酸性环境下染色处理,再碱性中和处理最后使用球磨机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