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精读.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病因与诱因 神经病变是重要原因78% 神经病变、畸形、创伤三联 症63% 缺血35% 89%溃疡可预防 总结 血糖控制重中重 禁止吸烟记心上 足部检查不可少 洗脚方法要恰当 鞋袜穿着须舒适 指甲修剪免损伤 冬天温脚不可取 脚气微伤需谨防 2、截肢术 经保守治疗无效,为了挽救生命而不得已采取的方法。在不影响截肢平面愈合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患肢术后的功能及有利于安装假肢。 防患于未然,预防远胜治疗 糖尿病足(第25篇 p5) 争取理想的 血糖控制 适当的减肥 戒烟酒 非常小的破溃 都应该 到医院清创处理 如何做好足部检查? 如何做好足部检查? 如何做好足部检查? 如何做好足部检查? * * 通过本节您将了解到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及诊断? 三、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四、如何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俗称“烂脚”,主要是与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资料 国外资料显示: 在所有因糖尿病住院的有关问题中,糖尿病足占到47%。 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溃疡,1%的糖尿病患者截肢。 糖尿病足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55 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资料 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4%,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 糖尿病足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后10年。糖尿病足致残率高,需行截肢手术者约占5%-10%,占所有非创伤性截肢的50%以上。给患者及其家属、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 发病机制——外周血管病变 小血管病变可见其基底膜增厚,血管弹性差,使在灌注压减低时,小动脉代偿性扩张的能力低,在局部损伤时充血反应减弱。 基底膜增厚亦阻止活化的白细胞向组织的移行,局部易发生感染。 毛细血管结构异常和硬化,加重组织缺血和缺氧,促进组织坏死和溃疡。 高血糖对血管内膜的化学刺激。 (二)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病变 1.感觉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它导致痛觉、温度觉、触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的减退或丧失。 感觉神经病变使皮肤完整的保护机制丧失,增加足部损伤的机会(如刺伤、烫伤、擦伤和不自觉的步态改变) 使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或创伤时而不被察觉,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 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病变 2.运动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导致小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瘫痪,使屈肌和伸肌平衡失调,导致脚趾呈爪状和跖骨头的突出,增加皮肤擦伤的机会。 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病变 3.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形成裂隙; 植物神经病变尚使动静脉短路增加,皮肤总血流量增加,结果皮温增加(常易给人以假象:足部的循环良好,危险性小) 植物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动、静脉血管张力的异常; 发病机制——周围神经病变 动静脉分流增加时,减低脚趾的灌注压,营养性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增加糖尿病足的危险性; 足溃疡的患者中约60%单独表现为神经病变,25%与其他因素混合存在;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患者中60%与神经病变有关。 (三)其他危险因素 创伤常是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 糖尿病足形态改变 感染,糖尿病足溃疡几乎都继发感染,且常为多菌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十分多见。 糖尿病足发病过程 艾新,韩东梅,庄春江.糖尿病足大搜救-世界糖尿病日特刊,糖尿病之友,2005,1015. 刘志民 王文键 主编 《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71. 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67 糖尿病足的检查 1、踝肱指数测定: 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是反映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指标 2、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检查:血管超声和造影检查均可以用于了解下肢血管闭塞程度,闭塞部位和有无粥样斑快,既可为决定截肢平面提供依据,又可为血管旁路手术做准备。 糖尿病足的检查 3、足部X-线检查 4、下肢动脉造影 5、溃疡表面分泌物的培养 6、神经传导速度等 哪些病人易患糖尿病足 哪些病人易患糖尿病足部病变 糖尿病足临床表现 足溃疡:神经性溃疡和缺血性溃疡 足坏疽: A. 干性坏疽 B. 湿性坏疽 C. 混合性坏疽 ——病变可由皮肤进展至筋膜和骨骼、关节 什么是坏疽呢? 组织感染坏死后,还会有腐败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后进一步破坏感染的组织。简单而言坏疽就是在活着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