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典”当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docVIP

“我们的经典”当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经典”当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doc

“我们的经典”当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   在“尊孔读经”的氛围中,李零教授的直白更让我相信,那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箴言,真是孟子先生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余生也早,读书却晚,可以“随心所欲”地翻书已是桑榆暮景之年。致仕后,有幸拜读了李零教授的几部大作,先是《丧家狗――我读〈论语〉》,接着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还有一部读完仍然似懂非懂的《富贵在天 死生有命》解读《周易》的讲课稿,直到今天又刚刚读完李教授的杂文随笔《大刀阔斧绣花针》,蓦地生发一种感觉――读其书如见其人。   李零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术业有专攻”,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硕果累累,颇有建树。诸多著作过于专业,非业界人士多是浏览,即便精读,也难以读明白。就我读过的几部大作品而言,李零教授确实是位会教书更会读书的先生。时下,在对国学一片赞美声中,“重归古典”是一种态度。李零教授有独辟蹊径的见解――“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作,《孙子》是先秦兵学的代表作,《周易》曾经被孔子选定为经典。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李零如是说。“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因之,试图“把孔子的旗帜插遍全世界”,这才是普世价值,这才是中国的软实力。可惜,这只是一部分中国知识精英鼓吹的价值,十足仿冒的普世价值,除了中国人,没人承认的普世价值。因之,“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于是在我的脑海里,孔子是个诲人不倦的“教书匠”,是位屡战屡败的“从政者”,当然也是位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爱国者。后人捧他是“思想家”,乃至“至圣先师”,见仁见智也就是了。至于那部经久不衰的《论语》,是牧民者掌权后的维权宝书,是草民忘忧的精神鸦片。时下一些文化人,想让《论语》成为普世价值,不过是书生的梦呓。李零教授对儒家权威南怀瑾先生的立论――孔庙是粮食店、道观是药店、佛堂是百货店――不以为然。“此店关张,我们就没饭吃,不能苟同”。在“尊孔读经”的氛围中,李零教授的直白,更让我相信那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箴言,真是孟子先生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孙子》是一部兵书。但《孙子》不仅是一部兵书,还是一部讲中国智慧的书。李零教授似乎对《孙子》情有独钟,“今天,读经典,有两本书不能没有,一本是《孙子》,最有智慧,百代谈兵之祖;一本是《老子》,教我们放下‘人’的架子,别跟人逞能,要谈宇宙人生,老子天下第一”。大约30年前罢,李零老师在北大开讲《孙子》课时,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一个学生听课。这位年岁和老师相差无几的法国学生起了个汉人名字“魏立德”,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两人,过于清冷,干脆请学生到家里听课。后来魏立德成了专家,翻译的《三十六计》在法国走俏,一时“巴黎纸贵”。李零教授的这位门生在西方学者中,最懂法国理论,也最通中国兵法。李零主张用世界的眼光读《孙子》,缘于《孙子兵法》在兵法类的作品中出现最早,闳阔深远,迄无超越者,真可谓集运用之妙之大成。在以往所有的军事思想家中,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以相比,也似嫌比孙子要“过时”,有点古老陈旧。尽管克氏著书立说,比孙子晚了两千多年。孙子有更清晰的眼光,更深刻的见解,垂之永久的魅力。在李零的笔下,传说美国军中人手一本《孙子兵法》,乃子虚乌有,是国人的“爱国者”自欺欺人编出来的故事。还有一个神话,日本是靠《孙子兵法》发的财,也是胡说八道。美国人打仗靠“国力军力高科技”,石头砸鸡蛋;日本发财靠“团队精神”,咬牙跺脚奋斗。值得反思的是“国人的军事传统重谋轻技照搬兵书”。   《易经》是讲筮占的经典,核心是自然哲学,贯穿着对立统一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李零教授的教学经验是――若读懂《易经》,先学《易传》,在《易传》的阐释下,《易经》才得以成为中国自然哲学的源泉之一。“阴阳”讲世间万象的二元对立,“五行”讲世间万象的五位循环,一动一静,构成古人解释世界的两把钥匙。所谓自然哲学的核心,就是指这两把钥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李零云“人皆迷其占,我独爱其辞”。在李教授的笔端,佶屈聱牙极难读懂的艰涩文字,解读成有助于今人看世界的哲理箴言。诸如,“混混沌沌,万事起头难”,“朦朦胧胧,人生糊涂始”,“战争难免死人”,“怀柔最为高明”,“革命在于顺天应人”,“酷刑如人肉大餐”,“器惟求新”,“登高必自卑”……这些生动的诠释,对“好读书不求甚解”,更不想皓首穷“易经”的读书人,知道这些,足矣。   李零教授自称“是个用笔说话的人,锻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