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顾如何读懂诗歌 1.看标题,抓题眼 2.看作者,知人论世 3.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4.看情语,把握情感关键词句(炼字) 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6.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7.看题干,从设置的问题着手 炼动词 炼形容词 炼数量词(“数枝”) 叠词(“萧萧”) …… 规范答题 2、考查范围:课内唐宋诗词讲读篇目. 3、考点分布: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赏析诗句,把握诗句所表达的诗人情感、概括意象特点、描述画面等. 1、鉴赏要求:能正确理解古诗的内容 、情感;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诗歌鉴赏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读的问题: 即如何真正读懂一首诗 二是答的问题: 即在读懂的情况下,如何规范作答,确保得分 古代诗歌中的 “炼字” 据说唐代诗人齐己曾写过一首《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诗人郑谷看后说:“此诗好是好,不过宜将‘数’字改成‘一’字。”齐己连连叫绝,拜郑谷为“一字师”。因为一个“一”字,给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比“数”字要浓得多,而且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这就是所谓“炼字”,或曰锤炼词语。 炼字佳话 所谓“炼字”,一般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我们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炼字题的一般提问方式和题型设置: 1.直接鉴赏关键词 设题形式主要有:①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2.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设题形式有:①诗中的“关键字”(或“诗眼”)是哪一个?为什么?②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3.比较鉴赏 设题形式有:①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②这个词修改为另一个词,修改理由是什么?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提问】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解。(乐山12年题) “搔”。本指用手指甲轻刮,此处是诗人想要解愁的动作。 答题步骤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搔”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一个细节描写 ,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1、解释字义。 2、描述诗句。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 表意效果)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提问】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点拨: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自己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字词,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这类试题时要重点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破”即碎,不完整。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答题步骤 “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 (步骤四) (步骤三) (步骤二) 2、解释字义。 3、描述诗句。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 表意效果) “破”字用得好。 (步骤一) 1、明确回答用得好的字。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 课堂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提问】你认为“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分组讨论完成) 点拨: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自己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字词,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这类试题时要重点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深”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这里写草木丛生。 答题步骤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营造了凄凉冷落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步骤四) (步骤三) (步骤二) 2、解释字义。 3、描述诗句。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 表意效果) “深”字用得好。 (步骤一) 1、明确回答用得好的字。 诗句描写长安城春天虽然来了但城空人稀,乱草遍地。 课堂练习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