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热分析1-3-20141015.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热分析1-3-20141015

聚酯薄膜的DSC图 试样在测定前先进行熔融并快速淬火处理,以得到基本上非晶的结构。 三个热行为:8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37℃左右的放热峰,这是冷结晶峰;最后是250℃左右的结晶熔融的吸热峰。 从这个简单的曲线即可以确定其薄膜的拉伸加工条件。拉伸温度必须选择在Tg以上和117℃之间的温度内,以免发生结晶而影响拉伸。拉伸后热定型温度则一定要高于152℃,使之冷结晶完全;但又不能太近熔点,以免结晶熔融。这样就能获得性能好的薄膜。 对于其它结晶高聚物的加工工艺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而且对更换原料、改进配方的评价也是十分有用的。 3.Cp测定 ② ③ ① 基线方程 h=mCpβ, h:离开零线的距离;吸热量 m:质量 Cp:比热 β:升温速率 由实验②③得: h标=m标Cp标β (3-10) H试=m试Cp试β (3-11) 在测试条件相同(升温速率,气氛和坩埚完全相同)情况下,联解(3-10)(3-11)得: (3-12) 图3-25 几种高聚物的TG曲线 l-聚氯乙烯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聚乙烯 2-4-聚四氟乙烯5-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膜在不同氧分压中的 TG曲线 l0℃min-1 Thanks! 图3-17 TW、TR、TS的升温曲线与DTA的理想曲线 差热曲线的构成:1)基线;2)峰形 差热曲线的构成:1)基线; 2)峰 3.3.3.差热曲线的特性温度及差热曲线方程 温度或时间 温度差 0 Exo↑ a b c d (ΔΤ)a (ΔΤ)d 差热曲线的基本线型 3.3.3.差热曲线的特性温度及差热曲线方程 温度或时间 温度差 0 Exo↑ a b c d (ΔΤ)a (ΔΤ)d 特性温度:Tonset Tpeak Tf 3.3.3.差热曲线的特性温度及差热方程 △T=T试—T参 假设: ①试样和参比样的温度分布均匀,试样和试样容器的温度相同; ②试样、参比样热惯性分别为Cs和Cr,并不随温度变化; Cr =m坩埚CP坩埚; Cs = m坩埚CP坩埚+m试样CP试样 ③试样、参比样与金属块之间所传递的热量和温差成正比,比例常数(传递系数之比K=λ试\λ参)K与温度无关。 0a段: △T = Ts—Tr = V[1-exp(- t)] (△T)a= V 影响(△T)a的因素: CR CS K V 式中,K——与仪器灵敏度 有关的仪器常数 t——时间 V——升温速度 Cs ——试样热容 Cr——参比样热容 = 影响(△T)a的因素分析: ①程序升温速度V值恒定,才可能获得稳定的基线。 ②程序升温速率V值越小,(△T)a也越小。 ③ Cs和Cr越接近,(△T)a越小。 ④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如果试样热惯性m试样CP试样有变化,(△T)a也在发生变化。 ab段:当时间过了a点,试样发生了某种吸热反应,△T就不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时间增加,试样持续的吸热,使其自身温度比环境温度低,就需要环境(均温金属块)向试样供热。而环境提供的热量有限,吸热就使试样的温度上升变慢,从而使△T增大。达到b点时出现极大值,吸热反应开始变缓,直到c点反应停止,试样自然升温。 abcd段形成原因分析 吸热 单位时间内试样吸收的热量=该时间段内试样的温降所放出的热量+(试样比环境温度低)环境传递给试样的热量。 根据能量守衡定律: 放热 单位时间内试样放出的热量=该时间段内试样的温升所需要的热量+对环境所传递的热量。 以△H表示单位质量试样该过程的热焓,再假设环境的升温速度V恒定,则可得到: 试样吸放热过程差热曲线方程的建立 ①由于试样发生吸热效应,△T值逐渐变大,即产生△T-t的峰形。 ②在最高峰b点,△T=(△T)b,且b点的切线斜率为0,所以(3-1)式可写成(△T)b-(△T)a= 可见,K值越小,峰越高,因此可通过降低K值来提高差热分析的灵敏度。 ③如果进行到C点,热过程结束,则 =0, (3-1)变成 (3-2)式移项后进行不定积分后得 说明反应终点C点以后,△T将按指数函数衰减返回基线。 对于吸热过程,(3-1)方程同样成立。 c点:反应结束点,反应结束后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