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来到景德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轻人来到景德镇.doc

年轻人来到景德镇   景德镇曾经因为手艺人成为地图上醒目的一角。这些手艺人有的精通拉坯,能做出半透明的薄胎瓷,有的不需要辅助线,就能在不及手掌大的茶杯上画出线条比发丝还细的花鸟鱼虫。   1000多年前,宋真宗甚至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了这个原本叫昌南,也就是单词“china”原型的产瓷区。   但如今景德镇和一群外来的甚至国外的年轻人有关。他们可能没有纯熟的手艺,却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个城镇。   土耳其人爱可仁(Ekerm Yazici)2008年在景德镇开了工作室。13岁时,他因为太调皮被带去学画瓷,家里人希望这能让他安静下来,这种治愈的方式却让他由此迷上了犹如魔法一样的制瓷过程。他说画瓷就像在做梦,“可能你画上去(的图案)是黑的,烧出来是黄的,画上去是红的,烧出来是绿的。”   爱可仁去过欧洲各个瓷区学习瓷器的做法和文化。景德镇却成为他迄今待得最久的地方。这个土耳其人惊讶地发现,景德镇连红绿灯和路灯柱子都是陶瓷做的。他觉得西方瓷器只是画满了画的装饰,东方瓷器却有诸多文化含义―每个造型和颜色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意义,哪种造型配哪种颜色也有讲究。土耳其的泥料只有一种,景德镇却给了他二三十种选择,他愿意为此留下来。   他还尝试把土耳其和中国的陶瓷元素结合。他的展厅墙上挂着直径约半米的中式大盘子,上面的花纹却是阿拉伯书法。这的确和景德镇瓷器过往的精雕细琢不同。这些作品一部分会卖给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一部分则进入博物馆和美术馆展览。   爱可仁不是唯一在景德镇工作的外国人,根据景德镇市瓷局的统计,目前每年有两万人次的外地人因陶瓷的缘故前往景德镇,其中外籍人士大约为1200人。   人们用“景漂”来概括这群人。就像北漂、沪漂,包括横店的横漂一样。不同的是,涌向景德镇的人更多单单是为了陶瓷。   这一切的发生最早和乐天陶社有关。它的创始人郑?t来自中国香港,在美国和英国都生活过。相比传统的陶瓷器皿,她更喜欢形状不规则的物件。她很认可一个学生用陶瓷制作的仿青铜面具。受郑?t的影响,乐天陶社主要教授陶艺而非陶瓷本身,它更看重艺术和创新的表现。   2005年,郑?t将乐天陶社开到了景德镇的雕塑瓷厂。那里原本是给领导人和佛教道教做雕像的,郑?t邀请了一批外国艺术家来讲课,比如英籍日本现代陶艺大师安田猛。乐天陶社由此开始向人们输出创意理念,如今依旧每周开办创意课程。   真正的影响来自于乐天陶社在2008年设立的、每周末一次的创意市集。在过去的1000多年历史里,景德镇都推崇工艺,站在舞台中央的永远是年纪较大的手工艺大师。来景德镇求学的年轻人只能给大师或者自己的老师帮忙,或选择毕业后离开。   所谓的市集,给了这些年轻人一个平台。他们能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一些学生在市集上找到了自己的客户,由此获得稳定的订单,能够继续陶瓷创作。   有了乐天陶社之后,道路狭窄、甚至大型餐饮和服务业都不多的这座小城开始热闹起来。绍兴人卢彬有次到景德镇找“景漂”朋友玩,她发现朋友的生活极为悠闲,想做瓷就做瓷,想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由于羡慕这种生活状态,卢彬在2009年辞掉了外贸的工作,到景德镇做茶具生意。   这个外表白瘦、说话轻缓的江浙女生,至今都不懂陶瓷制作中的任何实际操作,景德镇却让她有了自己的品牌,以及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客户。   在同是瓷区的德化和潮州,人们想要做一批瓷器不仅要租地皮,还要买设备、雇工匠。这种投入并不在大多数景漂的承受范围内。一些工匠甚至只和工厂合作,而不理会个人的小订单。   景德镇的工匠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分别从事制泥、拉坯、修坯、上釉、画画、烧窑的专职匠人将作坊遍布大街小巷,他们甚至把联系电话贴在马路边配钥匙的流动车上,任何人都能轻易联系上他们,然后掏钱派活。无论停留一两个月、将陶瓷做毕业设计材料的艺术院校学生,还是常驻景德镇但手艺不过关的人,都能利用这条产业链很快完成自己的作品。   不过,景漂们的工作却并不顺利。   卢彬的作坊雇了40多名工匠,原则上她只负责把关设计和质量,然后过她想过的悠闲生活。现实却恰恰相反,她开始比朝九晚五上班还累,甚至没有周末,每天穿着长裤和男士polo衫待在作坊。“天天跟泥巴打交道,穿好的衣服就是糟蹋。”她说道。   卢彬不得不每天盯着工匠干活儿。传统工匠手艺精湛,却并不能完全理解景漂们的想法和要求。这有点像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之间的关系。一次卢彬要做一批花旦图案的茶具,画工师傅却一直画不出她想要的感觉。“但是人家是专业学过的,你没有学过,你不可能把所有问题跟他说,他会受不了,不想再帮你做事。”   工匠负气走掉显然是比画得不好更严重的事故。卢彬只能让画工师傅先画一批,客气地指出一两点错误,再画另一批,然后再指出余下错误。如此往返多次,等画工画出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