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第一讲)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第一讲
电解金属锰二厂
主讲:杨伟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1、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理念
安全生产方针:
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安全第一”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是指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努力做到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补救。
“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安全生产理念:
《安全生产法》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确立为安全生产理念。
“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是以人的生命为本。
“ 安全发展”,在生产中获得安全保障,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含义
(1)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
(2)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安全未基础、前提和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014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首次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或者工作格局。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职工参与: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正确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政府监管:是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
行业自律:是指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自律管理,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服务。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同时,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文件中规定: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安全生产法律;
安全生产法规;
安全生产规章;
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及相互关系。
(1)安全生产法律
安全生产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基础法律、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等。
《安全生产法》是综合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属于基本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属于专门法;《劳动法》、《煤炭法》等法属于相关法。
(2)安全生产法规
我国现行的法规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两种。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是为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或者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而制定并颁布的一系列具体规定,是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安全生产地方法规是指由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3)安全生产规章
安全生产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部、委员会和直属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授权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
(4)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是围绕如何消除、限制或者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的层次一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信标准。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及相互关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集中表现,是上升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
安全生产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其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质检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规定和旧规定不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