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教案 岳麓版
三国鼎立
一、课标内容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②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袁绍、曹操两个集团实力最强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赤壁之战之前的形势 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 三国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①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典型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②运用统一与割据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情景,了解这两次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特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过程。
②运用自学——质疑——辅导法,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开展历史小说(影视故事)与历史真实问题的探讨,正确评价三国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结果。认识三国鼎立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
②曹操和诸葛亮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统一北方是历史的进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敬仰。
③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也是台湾与大陆大规模相互联系的最早记载。
四、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原因和意义
形成:①孙权、刘备势力的发展。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南方有两大势力集团得到较大的发展。一是占据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的孙权。他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重用一批有才能的谋臣猛将,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二是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的刘备。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但他不甘寄人篱下,在荆州期间积极访求贤才,先后三顾茅庐,请出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出山相助,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势力不断扩大。②赤壁之战。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企图乘胜占领南方,统一全国,于公元208年带兵南下,与孙刘联军相遇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用铁链把战船连在一起的弱点,用火攻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刘备占据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四川,天下三分的形势出现。③魏、蜀、吴三国相继建立。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三国时期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定都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魏、蜀、吴三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基本处于一种均势状态。南方和北方都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蜀国占据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为刘、孙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两国力量处于一种均衡状态。曹魏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北方经济因长期群雄割据混战的破坏还没有得到恢复,一时还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共同抗曹,战略战术正确,大败曹军,使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是造成三国鼎立的直接原因。
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虽没有改变国家分裂、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实现了三国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为后来的全国大统一准备了条件。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的现状,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因此他们在各自统治区域内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三国时期在分裂中仍然蕴涵着统一的因素,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国的力量壮大,取得了对蜀、吴的明显优势,为西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因此,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2、难点阐释
1、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为何一胜一败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两个战役前后相距仅八年,而作为两大战役主角之一的曹操,其面临的结果却前后相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而赤壁之战中,曹操却以多败于少,被孙刘联军打败。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包括:①曹操虽实力不如袁绍,但顺应人们渴望安定统一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顺乎民心,这是曹操打败袁绍的根本原因。如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屯田制;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才;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实行以法治军等。这些措施不但使曹操的势力日益壮大,也赢得了人心。加之他能集思广益,重用人才,军事指挥得当。②袁绍虽然兵多粮足,却骄横跋扈,用人多疑,且军纪涣散,因此不得人心。他骄傲轻敌,一意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常考案】(通用版)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ppt
- 【非常考案】(通用版)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ppt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质量的测量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 浙教版.doc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浙教版.doc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 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高考政治3月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湘潭市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解析版).doc
- 湖南省株洲十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理科)(解析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百家争鸣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岳麓版.doc
-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化学练习试卷(四)(解析版).doc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二次元经济”崛起背后的商业逻辑.docx VIP
- 【阶段测试】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27.doc VIP
- 中国谷子经济分析:从哪吒旋风看二次元IP衍生品市场崛起.pdf VIP
- 2025年全国高考山东省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含答案).pdf VIP
- 《不负'食'光拒绝浪费》班会课件.pptx VIP
- 部编本《一块奶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docx VIP
- DB13T 5448.3-2021 工业取水定额 第3部分:医药行业.docx VIP
- 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