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诗山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资料.doc

福建省诗山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诗山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命题人:洪培欣?? 审题人:金中? 考试时间:2010.2.23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军、领长史,加扶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構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2.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雅:向来   B.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赞:赞美   C.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推:追究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 克:战胜、攻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蒋琬二十岁时就与他的表弟颇有名气。他在任广都县令时曾因不理政事险些被刘备杀掉。   B.蒋琬不但有治国之才,而且宽以待人,东曹掾杨戏曾经诽谤蒋琬说他“办事昏庸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但蒋琬并不在意。   C.蒋琬才智出类拔萃,处群臣之首,诸葛亮去世时,朝野惶惧,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既无悲戚的容颜,又没有喜悦的声色,神态举止,一如往日。   D.蒋琬的个人品格值得称道,他一心为公,胸怀宽大,能体察下情,不计个人恩怨,维护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团结 4.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2分)   (2)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诗歌题为“落日怅望”,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 )   A. 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的前一个晚上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B.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