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史学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正史”全是纪传体史书。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③《资治通鉴》是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 ④《三国志》是纪传体。既是国别史,又是断代史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被延误的内在原因不包括
A.萌生与发展的“市民社会” B.“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
C.僵滞的小农经济产业机制 D.传统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
3.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其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孙中山认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 B.消灭私有制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战争的性质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民族立场
5.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6.《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民本思想 B.天人感应 C.人文精神 D.唯物主义
7.“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A.B.C.D.(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A.B.C.D.:。A.B.C.D.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A.B.C.D.格劳秀斯(1583-1645)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他强调:“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变更。”A.B.C.自然法D.A.B.C.D.A.B.C.D..抗战与战后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A.政治孤立与“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B.外交封锁与成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C.经济制裁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等
D.战争打击与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遣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 《中国通史》对分封制的评述 B 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C 《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D.《九章箅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22.1956年8月. 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