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之文言句式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列判断句有多种形式,请选出完全相同的一组。 ①我,子瑜友也。 ②我为赵将。 ③非死,则徙尔。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秦,虎狼之国。 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 ⑨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⑩亚父者,范增也。 ⑾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A. ①⑥⑦ B.⑥⑩⑾ C. ③⑤⑨ D.②④⑦⑧ 考点提升参考答案: 考点提升参考答案: 考点提升参考答案: 19、“何有于” 此式中动词“有”,带上了一个前置宾语“何”,又用介词“于”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加以修饰。 译为 如《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既……且(又、亦)” 此式表示二者兼有及语意的递进。译为 如《诗经·小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21.唯(顾、直)……耳”译为 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 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梁襄王》) 22、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例3、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 26、庸……乎译为“哪管……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7、其……邪译为 “难道……吗” 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8、……,抑……?译为“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29、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 30、“乎哉”表疑问语气或反问语气,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1、“何其”表感叹语气,译为“多么” 例: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意气之胜,何其胜哉! 32、“焉哉”“而已”“焉耳已”表感叹语气。 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已! 33、“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惟王所用。 34、“若其”相当于“假如” 例: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 35、“之属、之类、之徒”译为“这一类” 例:是折枝一类也。 36、非……则……译为: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 37、不啻,表比较,译为“不只”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38、“是故”表总结,译为“所以”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39、”于是、因遂”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于是” 40、“且……且……”表并列,译为:“一面……一面……”“又……又……” 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41、盍……乎? 表反问,译为何不……呢? 例: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 15、“何为” 此式多用于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译为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16、“何以……为” “何……之为”此式用于反问。 可译为 例如《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有时“以”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形式。 译为 如《项羽本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7、“与其……孰若” 此式表示语意的选择。 可译为 如《冯婉贞》:“与其坐而等亡,孰若起而拯之?” 18、“之谓也” 此式既可用于句末,又可用于句中。用于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译为 如果用于句中,省去“也”,变为“之谓”,当是另一种译法。 译为 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两例:“……夫子之谓也。”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例、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为什么”。 “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或者“有什么……呢”。 “要……干什么”。 “与其……不如”。 “说的就是……啊”。 “这就叫做……”。 “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既……又……”。 “只是……罢了”。 “怎么能” 23. “岂……耶”“岂……乎”“独……哉”, 可译为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4.唯(顾、直)……耳”译为 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 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