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植物生理学 水分代谢
三、水分的跨膜运输和水孔蛋白 1、 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的发现 198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Agre)等在鉴定人类Rh血型抗原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红细胞膜上的新28kD蛋白,称为CHIP28。1991年得到CHIP28的cDNA序列。 Agre将CHIP28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5 分钟内就被胀破。这一发现揭示了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1997 年被基因组命名委员会重命名为AQP1。 Peter Agre(彼得·阿格雷 )因此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与他同获2003年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Roderick MacKinnon的贡献主要是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离子通道(K+通道蛋白)的三维结构图,阐明了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机制。 彼得·阿格雷 (1949-) 罗德里克·麦金农 (1956-) 植物中第一个水孔蛋白γ-2TIP 是由Maure 等于1993 年从拟南芥中分离出来的。属于植物液胞膜水孔蛋白。 Kammerloher 等人1994年又从拟南芥根质膜内在总蛋白中又首次分离出植物质膜水孔蛋白。 2、水孔蛋白的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 (1)概念: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类对水专一的通道蛋白,它介导细胞或细胞器与介质之间快速水的运输,是水分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 (2)分类:植物细胞存在四种类型的水孔蛋白,分别定位在质膜(属于质膜内在蛋白PIPs)、液泡膜(属于液泡膜内在蛋白TIPs)、根瘤共生体外周膜(NIPs)上及在拟南芥和玉米中小通道蛋白(SIPs)。 它们都是被称为MIP(major intrinsic protein)的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个类群,分子量在25~30KD之间。 (3)结构 (3)结构:①AQPs家族的一级结构为含6个螺旋的单肽链,连续跨膜6次,含3个膜外环(A,C,D)和2个膜内环(B,E)。B环和E环具有疏水性,B环位于细胞膜内侧,E环位于细胞膜外侧,其余3个环为亲水性,其氨基端(NH2-)和羧基端(COO-)位于细胞内,整个AQP分子前后两部分在序列上相似,呈对称的镜像结构。 ②B环和E环均具有天冬酰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基本单元(APA),对水的通透性具有决定性作用。③AQPs蛋白在细胞膜上以四聚体形式存在。④每个单体单独形成一个水通道,B环和E环各形成半个水通道,它们在细胞膜脂质分子层中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完整的水通道。 图1.7 水孔蛋白的三维结构模型 (引自Maeshima, 2001) 快速调节水分运转的一种方式是水孔蛋白的磷酸化,接受磷酸化的位点是丝氨酸残基。当水孔蛋白发生磷酸化时,水通道扩大,水分子集流通过量猛增。 (4)功能 在细胞的质膜和液泡膜上存在着水孔蛋白(aqouaporin),使膜具有很高的透水性,降低了水分在穿越细胞运输时的膜阻力。 水孔蛋白不仅参与水分在细胞内的运输和水分的长距离运输,也参与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势。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土壤中的水分和土壤水势(参见17页) 1、土壤中水分的性质 土壤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分为三类:毛细管水、重力水和束缚水(或称吸湿水)。毛细管水是植物吸水的主要来源。 2、土壤水势 3、土壤中水分的移动 农业的节水灌溉 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际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它具有一下优点: (1)微灌技术的节水效益更显著。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2)同时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3)微灌可以使土壤疏松、保持颗粒状。(4)微灌使地表干燥,不利于杂草生长。 缺点:成本太高。 二、植物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其中根毛区为主要的吸水区域。 、根毛细胞壁含有丰富的果胶质,有利于与土壤接触并吸水。 、根毛区有成熟的输导组织,便于水分运输。 、根毛极大的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植物移栽时注意保护细根! 三、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 2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 质外体:是指由细胞壁、细胞间隙、胞间层以及导管的空腔组成的部分。当水分在质外体中移动时,不越过任何膜,所以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是指由一个个生活的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组成的连续整体。由于水分在共质体内运输时要跨膜,因此水分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