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太阳好教育云平台鹏之徙于南冥庄子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本课首先由先秦散文特点导入,进而介绍作者关于庄子及其作品,接下来了解《鹏之徙于南冥》的文学地位。进入课文讲解,疏通课文意思,收听课文朗诵音频,了解全诗的内容,梳理基础知识,归纳概括本诗的结构。最后总结概括鉴赏要点。在分析鉴赏课文时应该注意体会借用寓言说理,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想象丰富,意境开阔,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他们尝试自己说出观点。最后总结时就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本课配置了一个音频,可使课堂更为生动,克服了语文课堂枯燥的缺点。先秦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是《庄子》的特点。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二、关于《鹏之徙于南冥》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鹏之徙于南冥》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课文节选部分是《逍遥游》的主体,文章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想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三、预习检测:3-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míngkūntuánxǐāojièè3-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蜩蝉()舂粮()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蜩蝉(tiáo)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yàn)泠然(líng)万仞(rèn)蓬蒿(gǎo)3-2、解释下列句中的红色字:《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迁移,迁往而后乃今培风:乘着,趁着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快速的样子;触,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相比绝云气,负青天:穿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胜任;顺合;满意未数数然:追求3-3、翻译下列语句(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3-3、翻译下列语句(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之二虫又何如?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彼且奚适也?它将要到哪里去呢?3-4、翻译下面文段(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这是因为他)能认清自我表现与外物的分别,能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至了。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3-4、翻译下面文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里遨游的人,他们需要还凭借呢?四-1、收听课文,疏通课文意思(1-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11-13巴黎恐袭反思资料.pptx
- 2015-12-7语文7年级上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曹善煜资料.ppt
- 2015-2015学年江西安义中学高二生物课件: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新人教版选修1)资料.ppt
- 2015-2016(下)7年级期末试题资料.doc
- 2015-2016_一轮复习__第七课_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资料.ppt
- 2015-2016_一轮复习_第十一课_寻觅社会的真谛资料.ppt
-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资料.ppt
-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1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时)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资料.ppt
-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课件苏教版资料.ppt
-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25《治水必躬亲》课件苏教版资料.ppt
- 2015-2016学年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1课时课件资料.pptx
- 2015-2016学年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2课时课件资料.pptx
- 2015-2016学年第一课《无端崖之辞》课件资料.pptx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杨浦区一模试卷+答案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化学试题(word版)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资料.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