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本(学时)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葡糖-6-磷酸酶(肝、肾) G-6-P + H2O G + Pi 果糖-1,6-二磷酸酶 F-1,6-P + H2O F-6-P + Pi (二)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三)果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 关键酶: 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葡糖-6-磷酸酶 1、别构剂的调节 (1)ATP、柠檬酸促进糖异生作用 * 果糖-1, 6-二磷酸酶的激活别构剂 * 磷酸果糖激酶-1的抑制别构剂 (四)糖异生的调节 (2)ADP、AMP、F-2,6-P抑制糖异生作用 * 果糖-1, 6-二磷酸酶的抑制别构剂 * 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别构剂 ATP/AMP 是重要的调节因素 (3)乙酰CoA促进糖异生作用 乙酰CoA是丙酮酸羧化酶的激活别构剂, 又能反馈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 见于饥饿状态下脂肪大量分解产生乙酰CoA 2、激素调节 (1)糖皮质激素 诱导肝合成4个关键酶,促进组织蛋白分解,促进糖异生。 (2)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诱导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和果糖-1, 6-二磷酸酶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异生,升血糖。 (3)胰岛素 抑制糖异生关键酶合成,抑制糖异生,降血糖。 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肝糖原8~12小时;生糖aa、甘油经糖异生可维持 脑、红细胞、骨髓、神经功能。 (二)回收乳酸能量,补充肝糖原 利于乳酸的再利用及糖原更新,避免酸中毒。 (三)调节酸碱平衡 促进肾小管泌氨(aa代谢),利于排H+ 保Na+; 可防止乳酸堆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骨骼肌 血液 肝 脏 肌糖原 葡糖- 6-磷酸 肌乳酸 糖酵解 葡萄糖 肝糖原 葡糖-6-磷酸 丙酮酸 乳酸 糖异生 血糖 血乳酸 乳酸循环(Cori循环) 一、血糖浓度的调节 第五节 糖代谢紊乱 (一)神经系统水平的调节 属于整体调节(分泌促激素或激素) (二)激素水平的调节 升高血糖激素、降血糖激素 (三)器官水平的调节 肝脏(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 (四)底物(产物)水平的调节 正/负反馈调节、变构效应 血 糖(blood sugar)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糖的运输形式。 正常人空腹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 3.89 - 6.11 mmol/L(70 - 110 mg/dl) Folin-吴宪法: 4.44- 6.67mmol/L(80 - 120 mg/dl) 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的糖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非糖物质 乳酸 甘油 生糖aa 糖异生 (肝) 其他己糖 转变 血糖 3.89-6.11 mmol/L (70~110 mg/dl) 氧化分解 无氧 乳酸 + ATP(少) 有氧 CO2+H2O +ATP(多) 某些 情况 磷酸核糖 + NADPH 合成 肝、肌、肾糖原 脂肪、非必需aa、其他糖 转变 >8.88-10mmol/L (肾糖阈) 糖尿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动态平衡 激素水平的调节 升血糖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生长素 降血糖激素:胰岛素 正常人食糖后血糖浓度仅暂时升高,经体内调节 血糖机制的作用,约2小时内即可恢复到正常水 平的现象称为耐糖现象。 葡萄糖耐量:机体处理摄入葡萄糖的能力。 二、耐糖现象 临床葡萄糖耐量试验(GTT)-糖耐量曲线: 清晨空腹测血糖→一次进食100g葡萄糖 → 0.5h、1h、2h、3h分别测血糖(血糖 浓度-时间曲线) 正常人:空腹正常,1h达高峰?8.88mmol/L,2h正常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较正常高,食糖后升高明显(可超过肾糖阈),2h不能恢复正常水平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阿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