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新桥冯村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多年来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真实地记录了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认识目前农村的形势
,努力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本文着眼新桥冯村这一个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点看法。一、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新桥冯村是一山区,以农为主,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县中上等水平。全村315户,1263人,706个劳动力,土地总面积为12864亩,其中:耕地1084亩、林地6650亩、园地155亩、水面945亩、其他土地4030亩。新桥冯村1999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至今已连续调查了七年。分析历年常规调查资料,新桥冯村五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1、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05年全村经营总收入为465.10万元,比2000年增加228.76万元,增长了96.8,年平均增长率19.4。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09.69万元,比2000年增加110.25万元,增长了1.1倍;第二产业收入121.57万元,比2000年增中95.17万元,增长了3.6倍;第三产业收入133.84万元,比2000年增加23.34万元,增长了21.1。
2、企业发展有了较大成效。2005年村内企业个数达到13家,其中集体企业2个、股份合作制企业3个、合伙企业1个、私营企业7个。这些企业都属工业型企业,其中红砖制造2家、石英砂加工7家、大理石加工2家、大型玻璃厂1家、粮食加工1家。目前,一家大型养殖企业正在投资建设。2005年全村工业总收入达到97.34万元。企业个数与企业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6.5倍、4.5倍。
3、农民职业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全村劳动力的职业分布为:农业劳动者212人,占30;非农业劳动者494人,占70。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之比由2000年的1︰0.55变为1︰2.33。在农业劳动力中,纯务农者为97人,占总劳动力的13.7,这一比例比2000年下降了25.5个百分点。在非农劳动中,外出务工者330人,占总劳动力的46.7,比2000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本地务工者120人,占总劳动力的17,分别是2000年的3.4倍和5倍;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经营者31人,占总劳动力的4.4,是2000年的4.4倍。
4、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2005年全村人平纯收入为2631元,比2000年增加1208元,增长了84.9,年平均增长率为17。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60户调查资料看,五年来,恩格尔系数由0.53下降为0.42,副食与主食之比由1.36上升为2.27,人均衣着支出由77.34元增加到158.04元,人均住房支出由44.44元增加到621.64元,人均用品支出42.05元增加到333.46元,年末人均货币资金由128.58元增加到460.42元。
5、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新桥冯村坐落在106国道两旁,组组通路,户户通电。全村83的家庭使用煤或燃气做生活燃料,78的家庭用上安全卫生水,73的家庭拥有电视机,30的家庭住上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屋,18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有240人持有手机。
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建设新农村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60户调查资料看,2005年新桥冯村粮食减产11.9,农业减收1.2,农业人均纯收入减少73元。农业始终没有走出徘徊的局面,甚至出现下滑的势头。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仍然是传统的“种粮、养猪”二元结构;种植业上,稻谷、玉米、红苕三个品种的播种面积占80以上;养殖业上,生猪生产占95以上。②生产条件差,农业抗灾能力低。干旱是今年粮食减产的直接原因,粮食靠天收的成份大。全村机耕机播面积仅为9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③农业比较效益降低、非农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下降。④分散、“小而全”式的农户家庭经营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个家庭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只有合作、联合,才有出路,才能发展。而现在的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很难组织起来。从农民自身来说,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民思想观念参差不齐,集体观念淡薄,对基础设施和公益福利事业不关心、不热心。从外部环境看,重要的一条就是村级集体经济和民间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新桥冯村集体一无企业,二无经营收入,集体负债18万余元,既无力兴
建基础设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