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的剑侠之术.doc
唐代的剑侠之术
剑侠,在唐代并无特定的名称。或称剑客,如《通鉴》卷二五四“宰相有遣剑客来刺公者,今夕至矣”;或称侠刺,如《上清传》云:“卿交通节将,蓄养侠刺。”又或通称为刺客。他们和一般的侠并不相同,其活动亦不相涉,且多异能奇术,非常人所能知。我尝试归纳他们的行为特征,稍做说明。其中有些行为,对于我们辨识唐代的游侠,也有若干帮助。
一、飞天夜叉术
《酉阳杂俎》前集卷九《盗侠》:“或言刺客,飞天夜叉术也。韩晋公在浙西时,瓦官寺因商人无遮斋,众中有一少年请弄阁,乃投盖而上,单练髻履膜皮,猿挂乌肢,捷若神鬼。”这种飞天夜叉术,类似后世之所谓轻功。同卷又载盗僧之子飞飞与韦生搏斗时,“跳在梁仁,循壁虚摄,捷若”,也是此术。《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原化记》述车中女子事,亦云女子座中诸后生,“有于壁上行者,亦有手撮椽子行者,轻捷之戏,各呈数般,状如飞鸟”。其他如裴《传奇》载昆仑奴磨勒,能“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聂隐娘“能飞,使刺鹰隼,无不中”;《剧谈录》载三鬟女子能“疾若飞鸟”,上下慈恩塔;《集异记》载贾人妻“挈囊垣而去,身如飞鸟”;《北梦琐言》谓齐己于滞山松下遇一僧“于头指甲下抽出两门剑,跳跃凌空而去”等。
(按:据《广记》卷四十所引《北梦琐言》逸文所载:“唐乾宁中,云安县汉城官道十杨云外,常以酒自晦,而行止异常,前进土钱若愚甚敬之……虔诚敛而白之曰:师丈,小子凡鄙,神仙之事,虽聆其说,果有之乎?杨曲有之,我即其人也。若以飞空蹑虚、履水蹈火,即日有千万人就我,不亦烦亵乎?因腾跃上升,冉冉在空中。”剑侠之飞腾虚蹑,可能就是唐代方术的一种,与杨云外之飞空蹑虚相似。但是血肉之躯,梁上疾行、循壁虚蹑,固然甚为可能,飞若鹰隼,却难以想象。据我们的看法,其中应当掺杂了若干障眼法或辅助器材。)
这种器材,最主要的就是绳索。《原化记》所述崔慎思故事,曾说“忽见其妇自屋而下,以白练缠身”(《广记》一九四);记车中女子也说:“仰望,忽见一物如鸟飞下,觉至身边,乃人也。听其声,则向所遇女子也。以绢重系此人胸膊讫,绢一头系女人身。女人耸身腾上,一飞出宫城,去门数十里乃下。”(同上一九三)
他们之所以能飞腾,仰赖布帛绳索,殆无疑义。绳技,本是唐代最流行的游艺活动,封演《闻见记》卷六说:“绳技,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辘转以系之;辘护内数丈,立柱,绳之直如弦。然后伎女以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如仙。”这些踏索戏耍的妙龄少女,经常在索上跳丸击剑,故刘吉史《观绳技》诗说:“两边丸剑渐相仰,侧步交身何轻盈。”
《原化记》所载那两位女子的绳技,应该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因为若只是寻常绳技,人所习见,不足惊讶,但绳技若能玩到这种地步,就出神人化了:“囚曰:‘众人绳伎,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消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着,抛向空中,腾掷反复无所不为矣。’官大惊悦。明日,吏领至戏场,此人捧一围绳计百尺余,置诸地……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运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扬,望空而去。”(《广记》一九三引《原化记》)
从绳戏的来源看,它结合着若干幻术,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绳伎起于东汉,《晋书?乐志》说:“后汉天子受朝贺,舍利从西来,戏于殿前。以两大绳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这位舍利,就是擅于幻术约胡人。《汉官职典》:“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舍利从四来,戏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又化黄龙八丈;父踏局曲身,藏形于斗中。”
二、幻术
踏局曲身、藏形于斗中的幻术,其实也正是剑侠所擅长的。譬如裴《传奇》里叙述的聂隐娘,便充满了各种幻术:剪纸可以化作墨白二驴,隐娘可以化为蠛蠓,潜入人之腹中;又能与精精儿化作红白二幡搏斗。所以宋罗炜《醉翁谈录?甲集?小说开天章》,叙录宋代话本,即将《聂隐娘》一篇著于妖术类。后人因其幻怪太甚,颇疑其事。
如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以为:“唐世刺客,颇宣传于元和之世,如《集异记》之崔慎思《原化记》之贾人妻,皆以女流为刺客,其断取人头,来去如风。此说既行,而后出转精,降至晚唐,宜有《聂隐娘》篇集其大成也。因其情节诡异,《广陵妖乱志》曾用以充吕用之之诈术,义因其能缘饰以史事,使沈作竟信《唐时犹有侠客游于世》(见《沈氏寓简》卷九)凯非文人撰述之效乎?”他基本上不肯相信唐代真有类似贾人妻、聂隐娘之类的剑侠,认为是因文人故弄狡狯而使后人误以为真有其事。
但,这一类剑侠的叙述,并不全属文人小说幻构,要全盘否认其事,根本不甚可能;而且像贾人妻、崔慎思等事,在唐代的社会条件下,也如本文所分析,其技艺乃是非常可能的,不全属虚构的幻想。诸如聂隐娘之类幻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