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字体科普如何在排版编辑时正确运用字体?资料.docx

字体科普如何在排版编辑时正确运用字体?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字体科普!如何在排版编辑时正确运用字体? 作者: 一网学???最后更新时间:2015-11-20 10:45:26 小编:今天这篇干货会颠覆你对字体的认知,当今许多 HYPERLINK /share/1-0-%E5%AD%97%E4%BD%93.html \o 查看 字体 内全部内容 \t _blank 字体加粗都是假粗体,中文根本没有斜体,下划线打字机盛行之后留下的遗产。。。。。,亮点众多,只要你需要排版,那么这篇字体教程绝对不能放过。 计算机辅助的设计中,一般人可以轻易的凸显任何内文。只要透过 Word 等基本文书编辑软件内的 i, B, U 等按钮,或任意改变文字颜色,就可以达到基本的强调。但是,这些设定对读者而言,究竟是干扰还是帮助?过去数百年的排版惯例又可以告诉我们哪些实用而合理的规则? 写在前面:如果?????? 强调最好是一个字、一组词就好,非必要请勿使用。过多的强调法使用,其实等于没有强调。认识到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我们再谈谈不理想的强调法。 不理想的强调法:底线、假粗体与假斜体 除了要特别讨论的上色之外,最常用的强调法不外乎「加粗」、「变斜」或是「加底线」。加粗、变斜是透过墨色浓度或形状变化与正文对比,这发源自西方数百年的排版规则;加底线则是打字机盛行之后留下的遗产。 避免用底线强调 在中西方的排版规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加底线来强调的情况。底线是打字机留下的遗产。 打字机上并没有其他变化,只能装正文,无法变化成斜体、粗体。所以就产生了底线设计,补足没有强调法的缺陷。 但是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底线真的是有效的强调法吗?底线加上去到底比较接近干扰还是强调呢?相信大家可以透过这段文字看出来,底线强调法会让底线抢走字本身的风采,让我们注意线多过于文字。 不论对中英文而言,底线都并非理想的强调法。专业的设计师或排版工匠还是会告诉你,最好使用正统的强调法:粗体 (bold)、斜体 (italic) 等等。(这里特别是就西文而言) 补充:但是就网页而言,底线变成了标示超链接的一种惯例,是可以接受的。 相较于底线,以西方字母里的粗体、斜体强调,更能配合正文字体的设计。他们有相同的家族基因,例如相似的骨架、比例与风格,只是加粗了或变斜了。这样的特征让他们可以达到强调效果,但又不会太突兀,与正文不协调。 但其实多数人使用的粗体、斜体,其实都是「假」的。 避免用假粗体、假斜体 在 Office 软件的设定中,i, B 两个按钮可以把任意 HYPERLINK /share/1-0-%E5%AD%97%E4%BD%93.html \o 查看 字体 内全部内容 \t _blank 字体变成斜体或粗体。如果一套字体里真的有粗体、斜体那倒不会有问题(例如微软正黑体有粗体);但是如果缺乏粗体、斜体,就会用程序演算出来一个替代的版本。这其实不是一个字体最天然的设计。 △ 假的粗体都糊在一起;假的斜体则破坏了字体的结构与美感。 这些假的斜体、粗体,看上去极不自然。因为人眼有许多细微的错视,每个字的形状也不同,若字的比例、粗细、曲线没有经过特殊调整,只是依照数学公式统一变形,看起来就会很不协调,甚至糊成一团,难以辨认。 计算机的方便常让人以为加粗或变斜只是一种特效。但在西文排版的历史中,斜体与粗体并不是特效,而是一种特殊字体。 理想强调法:粗体字型与斜体字型 在活版印刷时代,粗体(bold)、斜体(italic),与正文 HYPERLINK /share/1-0-%E5%AD%97%E4%BD%93.html \o 查看 字体 内全部内容 \t _blank 字体(romans)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字型(fonts)。这些不同的字型,其实都是基于不同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形态,而不是「加上去的特殊效果」。而且,这些概念都是西方来的,传统中文排版没有这三种字体的区别。 △ 正确的粗体、斜体使用法 一点历史:为什么粗体、斜体不是一种特效 在西方的印刷中,一开始是古腾堡的 blackletter,视觉样貌很粗,跟现在的正文不一样。(现在 blackletter 变成一种装饰字体)后来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基于当时文人的手书字迹创造正文字体,也就是学名为罗马体(roman)的字体,目前存留最早的罗马印刷体是 1530 年在巴黎刻的 garamond。 △ Garamond 罗马体。 西文排版一开始只有罗马正文字体,而没有斜体。斜体是后来才发明的。斜体的英文学名是 italic,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在意大利诞生的字体。比起正文罗马体,italic 比较接近草写、手书。手书所带来的天然歪斜是斜体的来源。 一开始,斜体其实也当作正文字体。它不仅比罗马体更有人文气息,也更省印刷空间。只是久了以后人们开始发现斜体没有比罗马体好读,到了文艺复兴晚期,斜体就被用来与罗马体混搭,做特殊用途排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