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艾 叶 性味:苦、辛,温 功用: 1.温经止血:治虚寒出血,为温经止血 之要药,尤宜下焦虚虚寒之崩漏 如胶艾汤 亦用治血热出血,如四生丸 * * 2.散寒调经:能温经脉,止冷痛,“尤为 调经之妙品” ,治痛经、月经不调,宫 冷不孕,下焦虚寒之少腹冷痛 香附、吴茱萸、当归 艾附暖宫丸 3.安胎(止血),为妇科安胎之要药。 可单用,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属 寒者 阿胶、桑寄生 * * 此外: 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将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熏灸体表穴位,可用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邪所致的各种疼痛。 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灶心土为久经烧柴草熏烧灶底中心的焦黄土。 蒲黄为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狭叶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生用或炒炭用。 * * 三 七 蒲 黄 共性: 性味:甘 功用: 化瘀止血,止痛:广泛用于各种 出血证,尤以有瘀者最宜, 亦用于血瘀之痛证。 * * 个性: 三 七 1.味兼微苦性温,止血而不留瘀,化瘀 而不伤正,为止血良药。用于人体内 外各种出血证,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 用,尤以兼瘀滞者尤宜。单味内服外 用,或配入复方使用均有良效。 * * 2.活血(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 佳品,伤科止痛良药。凡跌打损伤, 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 首选药物 。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1~1.5g; 煎服,3~10g,亦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 * 蒲 黄 1.本品甘平,长于活血行瘀,兼有收敛 止血之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 血不留瘀的特点,可用治疗体内外各 种出血病证,且无论属寒属热,有无 瘀滞皆宜。 * * 2.能行血通经,消瘀止痛,凡跌打损伤 痛经、产后瘀痛、心腹疼痛等瘀血痛 者均可运用,尤为妇科所常用。 3.利尿通淋:治血淋、砂淋 使用注意: 1.3 ~ 10克包煎,冲服3克/次 2.孕妇不宜用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生用或炒炭用。 花蕊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石大理岩。火煅,研细,水飞后用。 * *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共性: 1.性味:苦、涩,寒凉或平 2.归经:肝经 3.功用:收敛止血—治多种出血 无明显实热或血瘀者。 白及为兰科多年生草本白及的干燥块茎生用。 紫珠为马鞭草科小灌木杜虹花或紫珠等的干燥叶。生用或研末用。 * * 白 及 紫 珠 共性: 1.性味:苦、甘、涩、寒 2.功用: 收敛止血:止血力强,为收敛止血良药,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尤多用于肺胃出血(咯血、吐血),单用有效。 * * 个性: 白 及:消肿生肌,治: (1)疮痈肿毒 (2)烫伤 (3)皮肤皲裂、肛裂 紫 珠:清热解毒,治: (1)烧烫伤 (2)热毒疮疡 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生用或炒炭用。 * * 仙鹤草 性味:苦、涩,平。 功用: 1.收敛止血:因其药性平和,大 凡出血病证,无论寒热虚实, 皆可应用 * * 2.止痢杀虫 ,治: (1)血痢、久病泻痢 (2)疟疾 (3)滴虫性阴道炎阴部湿痒 3.解毒消肿:治痈疮肿毒、癌肿 4.补虚:治劳力过度之脱力劳伤 “脱力草” 棕榈炭为棕榈科常绿棕榈的干燥叶柄及叶鞘纤维。煅炭用。 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焖煅成炭用。 藕节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莲的干燥根茎节部。生用或炒炭用 花 生 * *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1.性味:多辛温 2.归经:脾经 3.功用:温经止血:治虚寒性出血 (色淡红,质稀薄)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艾的干燥叶。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 * 第 十 六 章 止 血 药 * * 一、含义: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 疗各种出血证为主要功用 的药物,称止血药。 二、药性: 性味:味多苦,次酸涩; 性多寒凉或平 归经:多入心、肝、脾经 * *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