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概述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 * 1.自然地理环境 即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系统内某一要素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整体发生改变. 例:生物的出现对地理环境整体的影响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例:地理环境变化使某些物种灭绝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 二、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命出现 以前 以后 环境演化 化学演化 生物演化 一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地 球 发 展 初 期 阶 段 地球形成约在50亿到46亿年前。当时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浆横流,环境之恶劣不在今日金星之下。但由于地球距离太阳较金星远一些,且自转周期合理,这为生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地球表面的不断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大地开始出现了水,并逐渐汇集得越来越多。 太 古 代 约在25亿年前,地球为广阔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阳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形成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此时代,地球上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南非斯威士兰系) 元 古 代 从距今34亿~18亿年前这漫长的16亿年中,原始无真核细胞在不断地进化。从距今18亿年前到6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从此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这时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蓝藻、红藻和绿藻,原生动物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杯海绵和腔肠动物了。元古代晚期出现了大片的陆地。 古 生 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海洋中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鱼类演化为两栖类。陆地出现了大片植物,蕨类植物繁生。此时代,地壳活动剧烈、陆地面积大大增加,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中 生 代 生物变化很大,爬行动物盛行,各种恐龙繁生,出现了始祖鸟。本时代中期裸子植物出现。 地球上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环太平洋带地壳运动剧烈。 新 生 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本时代,地球上海陆与地形与现代接近。第四纪出现了气候寒冷的时期——第四纪冰期。 哺乳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动物孕育萌芽 原始生命体 被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人类时代 冰河时代的猛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猛犸灭绝,是因为冰期结束导致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也有人认为和人类捕杀有关。 中生代末期 古生代末期 衰退和灭绝的生物物种 生物灭绝时期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恐龙灭绝, 5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比较两次生物灭绝时期衰退和灭绝的生物物种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隙龙 三角龙 剑龙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哪些?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 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人类 自然环境 产物 适应和改造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有利有弊 是否顺应自然规律 海平面上升 水 淹没沿海低地 大气co2 增多 地貌 大 气 砍伐森林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植 被 气温升高 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