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赋诗赞阿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赋诗赞阿胶.doc

曹植赋诗赞阿胶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操的第三子。很多人都知道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诗作《洛神赋》、《七步诗》等脍炙人口,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植与中医经典药品东阿阿胶还有一段奇妙的渊源。   起死回生靠阿胶   话说曹操死后不久,曹丕代汉自立,才华横溢的曹植屡遭曹丕猜忌而贬爵和徙封。公元229年,曹植贬封东阿王来到山东东阿,由于满腹经纶无处施展,整天郁闷寡欢,只是以酒浇愁。俗话说,“借酒浇愁人更愁”,很快曹植就气火攻心一病不起。家人多方求神拜医,均不见效,只看着他一天天消瘦,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叩响了王府的便门。老家人开门一看,门前站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年纪约十七八岁,头挽云髻,身着罗衫,体态轻盈,飘飘若仙,身后背着一只精巧别致的草筐。老家人看傻了眼,姑娘倒先开了腔:“老人家,听说王爷贵体有恙,特来探视一下病情,请您行个方便,给传禀一声。”   老家人摇了摇头说道:“姑娘,王爷的病,神道医道都请过了,就是不见好转。看你年纪轻轻的,还是别找这个麻烦为好。”   姑娘笑了笑道:“老人家,俗话说‘偏方能治大病’,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呢?”   老家人没办法,只好让姑娘进了王府。   姑娘来到东阿王曹植的寝宫,只见曹植躺卧病榻,枯瘦如柴,面无血色,只有微微的一丝鼻息。姑娘放下草筐,轻舒玉腕,为曹植把了脉,然后对站在一旁的家人说:“王爷的病情并不太重,只是气火郁结气血两虚所致。我这里有一剂药膏,把它化开煎好服下即刻痊愈。”家人半信半疑很快将药煎好,慢慢喂到曹植嘴里,不大一会儿,只听曹植腹内咕咕作响,出了几个虚恭(屁的雅称),神志清醒许多。   当曹植听说使他病愈的竟是眼前这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时,神情为之一振,当即问道:“不敢动问姑娘芳名,仙居何方?所用妙药为何如此灵验?待本藩身体康复后,定当登门拜访。”   姑娘道:“小女渔姑,家住离此不远的鱼山之上。所用药剂乃是咱们东阿县当地的传统名贵中药――阿胶。其原料主要是用纯黑无病的健驴,剥下皮来,再加以其他中草药,取阿井之水熬制而成,为上等滋补药品,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功能。王爷因思虑过度,体质虚弱,服用阿胶,正好滋养气血,故而疗效明显。”   兴起吟诗颂仙药   曹植闻听,惊叹不已,在自己的封地之内竟还有如此神奇的灵丹妙药。于是暗自思忖,待身体康复后,一定要渔姑帮忙,将这阿胶多多配制,以拯救天下的苍生黎民。想到此.心情为之一振,随即吩咐准备酒饭,款待渔姑。渔姑推辞不过,只好客随主便。席间,曹植双眉舒展,谈笑风生,一扫往日的郁闷之情,并吟诗一首,以示感谢。诗曰: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交谈中,曹植发现渔姑也深谙琴棋书画,于是便命人抬出他久未弹奏的箜篌,让渔姑弹唱一曲,以觅知音。渔姑推托不过,只好从命,略一沉思,边弹边唱道:   沧桑社稷几多秋,   浪淘沙尽纯金留。   好男儿志在四方图报国,   莫让年华付东流。   曲罢,余音仍萦绕不绝,震荡人心。曹植细细品味,感到不但琴声悦耳,词句甚有开导之意。他猛然醒悟到,这聪慧的小渔姑岂不是在借词曲来医我忧郁、颓废的心疾吗?因此,他对渔姑倍加感激。为表诚意和不负期望,曹植当即又吟诗一首。诗曰: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渔姑听罢,高兴得说:“王爷有如此激情抱负,就不负众望了。天已不早,恐家人久等,小女告辞了。”曹植一再挽留,渔姑执意要走,只好恋恋不舍的让家人送渔姑上路。   曹植病体很快康复。他不时品味着渔姑的勉励之情,胸中顿生豪情。从此他振奋精神,施展才智,潜心政务,不到两年时间,便把一个贫瘠衰败的东阿县治理成 “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地”的富庶之乡。   苦寻故人实为仙   这天,曹植偶得闲暇,忽然对渔姑萌发了思念之情,便带了随从人员,打马直奔鱼山而去。   鱼山,远远望去似一甲鱼静卧。山上翠柏郁郁,云霞缭绕。山顶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掩映在云霞和翠柏之中,时隐时现,恍若仙境。山脚下,一条大河,水绕山转,滔滔之声,若雷霆万钧。曹植望着山景,不由得快马加鞭,来到山脚之下,迎面遇一老丈,曹植忙下马上前施礼道:“老丈,动问此处可曾有位名叫渔姑的姑娘?”   老丈眯着眼睛,捻着胡须,沉吟了一阵,慢慢说道:“客官,这儿没有叫渔姑的姑娘,只是……只是这鱼山顶上有一座渔姑庙,庙内供奉着一尊渔姑娘娘。”   曹植听了不由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