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常用药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病常用药对

肺病常用对药 旋覆花配代赭石 ?旋覆花配代赭石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花入肺、肝、胃经,苦辛而咸,下气消痰,降气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长沙药解》谓之“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二者相伍,对肺气不降、痰浊、水饮蓄积、胸膈滞塞,气机不畅所致的咳嗽、痰多黏稠、气逆作喘之症常可以配伍桑白皮、杏仁、苏子等有效。祝谌予教授多用二者治疗肺胃气逆所致的哮喘、咯血、呃逆、呕吐等疾患。《方药妙用》记载用旋覆花、代赭石配伍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甚佳。施今墨临床上常把旋覆花、代赭石同布包煎,在用法上让人耳目一新。 ?钩藤配薄荷 ? 钩藤配薄荷主治久咳不愈,是名老中医祝谌予发掘的民间验方。上世纪30年代曾治疗一例久咳不愈的老年妇女,经多方医治无效,后服用某民间验方霍然而愈,索方观之,仅用钩藤、薄荷两味,沸水冲后代茶频饮。钩藤甘寒,入肝、心包经,熄风解痉而轻清透热;薄荷辛凉,入肺、肝经,清热透表而芳香疏风,二药相伍,清肺平肝,疏风清热,利咽止咳,且用沸水冲饮取其轻扬之性,适用于肺肝风热,咽痒喉干,久咳不愈之证。后祝谌予凡遇此病,用之颇验。 ? 人参配代赭石 ?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二者相伍,可以大补元气,引气归元,纳气平喘。张锡纯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隔、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人参借代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基之”。常喜人参、代赭石同用:配伍生芡实、生山药、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苏子组成治喘息的“参赭镇气汤”,治疗“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配伍苏子治疗“痰涎上涌,堵塞咽喉几不能吸”;配伍山药、牛蒡子、知母、生地、生杭芍、三七组成“保元寒降汤”,治疗“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二气亦将脱”。配伍生芡实、生山药、生杭芍、牛蒡子、生甘草组成“保元清降汤”,治疗“吐衄证,其人下元亏损,中气疲惫,冲气、胃气上逆,脉弦而硬急”;张锡纯多用人参、代赭石来治疗咳喘、衄血、冲胃气上逆、元气将脱等症,范围极广。 五灵脂配柏子仁 ?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相伍治疗肺胀出自《圣济总录》“皱肺丸”,该方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组成,主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具体用法: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上三味,研成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五灵脂、柏子仁治疗肺胀组方比较奇特。朱良春教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认为五灵脂“降浊气而和阴阳……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撑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以应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柏子仁“止咳治喘,收敛止血,润肺健胃,利尿消炎”,《岭南采药录》记载柏子仁“能治咳嗽”,这说明柏子仁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加之柏子仁归肾经,《药品化义》谓之“又取气味具浓浊归肾,同熟地、龟板、枸杞、牛膝,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有补肾纳气之功。显然五灵脂、柏子仁相伍具有祛瘀化痰,敛肺纳肾功效,适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两虚之证。据“十九畏”记载,“人参畏五灵脂”。 ? 瓜蒌配牛蒡子 ?瓜蒌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化痰热,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二者相伍,出自《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原方治疗乳痈初期寒热往来,红肿热痛,但由于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之效,所以也可用于痰热壅肺,表邪未尽之证。瓜蒌、牛蒡子相伍具有清肺热,润肺燥,化痰热;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适用于肺中痰热、肺中燥热以及肺肠同病之证,有类似于吴鞠通宣白承气汤的“脏腑合治”之意。姜良铎教授常用瓜蒌、牛蒡子相伍治疗肺热、肺燥咳喘、肺燥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 麻黄配熟地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平喘,归肺经;熟地补肾纳气,归肾经。一肺一肾,肺肾同补。麻黄辛散,可以去除熟地的滋腻,熟地可以制约麻黄的温燥辛散,二者相伍可以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亏虚者。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作用,虽为阴疽效方,但对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的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治之意。《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记载胡翘武主任医师用熟地30克、麻黄6克配

文档评论(0)

pep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