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头记》上部之小木匠诺诺何学徒记.doc
《木头记》上部之小木匠诺诺何学徒记
(第一稿)
话说在浙江南部的金衢盆地上,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镇上的人们纯朴善良,大家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在镇子旁边的一个小村庄有一户姓何的人家,夫妻两个养育有一对儿女,儿子叫诺诺何,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一日,何母对何父说:“孩子他爸,我们的儿子都十五岁了。得让他学点手艺把,好让他以后有个好活计。听说镇上的李木匠想招个徒弟,要不你让你三叔去说说,把咱家孩子送去行不行?”何父思索了一下,觉得媳妇说的很有道理,其实他心里也早就有让儿子出去闯闯的想法。于是,吃过晚饭,何父便去找他三叔了。
何父的三叔,也是诺诺何的三爷爷。在解放以前就念过大学,后来当了官,退休以后回家乡养老,因为是个文化人,镇上的人都很敬重他。镇上有谁家父子分家,田地买卖,要写个文书立个字据的时候都请他去做个中人。第二天,三叔便提着两包点心去了李木匠家了。李木匠的父亲以前因为和人家有纠纷,结果请了三叔写状纸,后来打官司居然打赢了。所以李木匠一家都很感激三叔。三叔年纪比李木匠的父亲小两岁,所以李木匠也叫他三叔。这天,李木匠正在忙活见三叔来自己家,手里还提着点心,马上招呼三叔进来:“啊哟,三叔,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艾,来了就来了,还提什么点心阿。这叫我们做晚辈的怎么受得起。”里木匠忙喊媳妇刘氏出来沏茶。三叔坐定之后,开口便直奔主题去了:“李师傅啊,你也知道我大哥有个孙子,今年都十五了,他爸爸想让他学门手艺。听说你想招个徒弟,你说把他叫来跟你学点手艺,中不中?”李木匠是晚辈,其实他也不怎么想招徒弟,但是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绝三叔这个面子,于是摸了摸后脑勺,道:“三叔阿,这个事现在我也不能应你。你得把孩子送来让我瞧瞧,我得看看孩子适合干这个行当。否则到时候我怎么教孩子也学不会,可误了孩子的青春阿。要不过两天你让他爸带他先来看看吧,我得先看看孩子。不瞒你说,前几天东村的村长也想把孩子送来,我一看那孩子,脑子不怎么灵光,根本不适合干这种细活 ,所以没收下。想吃木工这碗饭也不是很容易啊,得脑子灵手也灵。”
“那是,那是。”三叔答道。于是约好三天后带孩子再来。
车木匠身怀绝技,他有一手绝活,就是打车。一架木轮子车打成,即使木质糟配,轮子磨断,卯榫木楔也不会松支。他打制车的手艺远近闻名,他的绝窍绝活的名声把百余里外的活儿都揽来了,一年四季都有定做的车。李木匠这手活可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代传一代,万万不会传给外姓人,不幸的是李家香火一直都不旺,自从清末以来连续四代都是单传,好歹到了李木匠这代,他媳妇却一连给他生了三个女儿,生第三个女儿的时候,搞计划生育的干部来家里催罚款要五千。李木匠托了在乡里当文书的姐夫好说歹说,最后送了礼交了两千才算了事。没办法,生的女儿又不顶事,木匠活可是要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行,于是李木匠就有了招个徒弟做帮手的想法。如果不是没有儿子,李木匠是断然不会有这种想法的。
三天后,三叔陪着何父还有诺诺何来了。到了李木匠家,李木匠叫诺诺何伸出双手让他看看。诺诺何双手摊开伸前去,李木匠凑上前一看,心里马上暗暗称奇,这可是一双好手阿。掌宽指长,握起家伙来绝对顺手;手上纹路,说明是个干细活的好坯子。可是李木匠没有把这种喜悦流露出来,只是朝三叔点点头,表示这孩子可以收下。何父大喜,连忙叫诺诺何跪下拜师。于是诺诺何跪下“咣咣咣”给李木匠磕了三个响头,叫了一声师傅,这就算拜师了。吃过午饭,三叔写了个字契,大意是:何父自愿把儿子诺诺何送到李木匠家学艺,并交上学费两千元。诺诺何的学时为三年,这三年吃李家的,住李家的,李家管吃管住,负责诺诺何这三年的一切开销。前两年诺诺何主要是帮李木匠做些家里的杂活,给李木匠做工的时候做帮手,学些木工基本的技巧,第三年的前九个月,诺诺何学打车架子,最后三个月,诺诺何才学打车轱辘轴。根据行规,木匠这活是个细活,经常要和那些锤子斧子打交道,万一诺诺何自己操作不当砸伤了手,李木匠不付任何责任。何父和李木匠分别在字契上画了押,三叔也在中人的地方签字画了押。本来如果双方有一方是中人的亲戚的话,中人是不能做这个中人的。但是三叔的威望高,所以也就从来不避讳这个。就这样,诺诺何开始了学徒生活。
诺诺何头年进店,由于刘氏产后身体不是很好,需要静养调理。第一年李木匠没让他干活,只是让他在后院帮忙做杂事,当个使唤的娃。诺诺何给师傅师母晚上提尿盆早晨倒尿盆,扫地担水递烟盘抱娃娃,烧火洗锅诸种杂事一齐包揽,第一年连斧子刨子凿子的把儿也没摸过。第一年的打杂生活使他贴切和谐地融进这个家庭,李家全家上下都很喜欢诺诺何。李家大女儿叫小欣,比诺诺何小一岁。一开始还不敢和诺诺何说话,没一段日子就诺诺哥诺诺哥的叫得挺亲热了。按原来的规矩,徒弟不和师傅家一块吃饭,一般都等到师傅一家吃完了,剩下的饭菜才全部倒给诺诺何,让他自己端着个碗到西厢房吃去。可是后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