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件li.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袁行霈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品梅 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 2、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 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 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 赏 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概括下列诗句中意象“月”的暗示性: 品 梅 * 面对飘零的落叶,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将之定格成永恒的风景,凝聚成挥之不去的情结。 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说木叶 林 庚 林庚:福建福州人,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研究家。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能锭 言筌 窸窣 迢远 niǎo pǔ bāo zhuó gāo zhēn cén dìng quán xī sū tiáo 给右边加红颜色的字注音 袅袅—— 灼灼—— 寒砧—— 亭皋—— 萧萧—— 疏朗—— 窸窣—— 冉冉—— 缠绵—— 绵密—— 迢远—— 相去无几——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 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 柔和紧密的样子。 遥远。 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而不飘零,因雨而湿润着。 木叶 树 落木 木 1、结合 “树”和“木” 不同的艺术特征,在下列诗句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叶 落叶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下 —屈原《九歌》 2、后皇嘉 ,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3、无边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皎皎云间月,灼灼 中华。 —陶渊明《拟古》5、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 。 —吴均《答柳恽》 6、柔条何冉冉, 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1)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2)柔条何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2、结合划线词语的不同艺术特征,从下列两组诗句中各选一句诗,进行赏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木”、“木叶”、“落木”: 它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清秋的爽朗与空旷;它属于风、属于爽朗的晴空、属于秋风叶落的季节;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之意。 “树”、“叶”、“落叶”: 它褐绿、饱满、繁茂、绵密、湿润、缠绵;它属于春夏之季;它是一种美好的形象。 赏月 赏析古诗中常见意象“月”或“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课文中提到的“木叶”“落木”“落叶”等,我们在诗歌鉴赏时一律称它们为“意象”。 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而多个意象组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