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粳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研究.pfg.docVIP

河南省粳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研究.pfg.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研究以郑稻18、郑稻19、新稻18、中种优2005、原稻108、豫粳6号(CK)为材料,2007—2008 年在河南省内的郑州、原阳、新乡、焦作、洛阳、南阳、信阳、潢川等8个地点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 排列,3次重复。各点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育秧方式、播种量、移栽期等条件均有不同,均按当地最 佳栽培模式管理。对粳稻品种的经济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全生育期的影响。全生育期在年份间、地点间、地点×年份、品种×年份、 地点X品种X年份互作差异均显著。地点间全生育期长短顺序为:焦作>郑州>原阳>洛阳>新乡>南阳 >信阳>潢川,极差22d;品种间全生育期长短顺序为:品种5>品种I、品种4>品种2>CK>品种3, 极差8d。根据水稻生育期类型划分标准,从各点粳稻品种的综合全生育期表现来看,在潢川和信阳点的综 合全生育期属迟熟中稻(145-155d),在南阳、洛阳、原阳和新乡点的综合全生育期属早熟晚稻(155-165d) 类型,在郑州、焦作点的综合全生育期属中熟晚稻(165—175d)类型;从各粳稻品种在各点的综合全生育 期来看,品种3属迟熟中稻,其他5个品种包括cK在内属早熟晚稻类型。早熟晚稻高于迟熟中稻的产量。 2、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株高的影响。株高在年份间、地点间、品种×年份、地点×品种X年份互 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地点间株高高低顺序为:焦作>南阳>郑州>新乡>洛阳>信阳>潢川>原 阳,极差16.1cm;品种间株高高低顺序为:品种5>品种4>品种1>CK>品种3>品种2,极差39.2cm。 3、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穗长顺序为:品种4>品种3>品种2>CK、 品种l>品种5,极差7.8cm;亩有效穗数顺序为:CK>品种3>品种l、5>品种2>品种4,极差3.3万 穗/亩;成穗率顺序为:品种4>品种3>品种2>CK、品种1>品种5,极差7.8cm;单穗总粒数顺序为: 品种4>品种I>品种2>品种5>品种CK,极差42.3cm;结实率顺序为:品种5>品种I>CK>品种3> 品种2>品种4,极差9.Ocm,千粒重顺序为:品种5>品种2>品种I>品种3>CK>品种4,极差2.79; 产量顺序为:品种l>品种5>品种2>品种4>CK>品种3,极差832.2kg/hm2。 经相关分析,仅豫北沿黄稻区的新乡点的穗长(r=-O.90料)、有效穗数(r=0.80木)与产量呈显著相 关,郑州点的全生育期(r=O.84木)、成穗率(r=0.79木)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各点粳稻各性状与产量均无 显著相关。 4、综合评价:对6个粳稻品种综合分析可知,粳稻品种在豫北沿黄稻区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豫南稻 区。其中,品种1(新稻18)在河南省内8个点均较CK增产,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均表现最好;其 次是品种5,6点增产2点减产。品种l、5与CK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5(郑稻18)的碾磨品质较 好。 综合本试验结果,6个粳稻品种在8个地点综合评价中,新稻18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均优于豫粳6号 (CK)及其他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广等特点,其次是郑稻18;豫北沿黄稻区更适宜粳稻生长。 关键词:粳稻;生态区;全生育期;产量性状;适应性 Rules of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hat in Different  Types of Japonica Rice in Henan Province Supervisor:Prof.HuYanming and TieShuanggui Master Candidate:Sun Jianjun From 2007  to  2008,We had  taken Zheng Rice  18、Zheng  Rice  19、Xin Rice  18、 Zhongzhongyou Rice 2005、Yuan Rice 1 08、Yu-japonica 6(CK)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made arranged experiments in 6 areas such as  Zhengzhou,Yuanyang,Xinxiang,Jiaozuo,Luoyang, Nanyang,Xinyang,Huangchuan in Henan province.We adopted randomized block arrangement to do this experiment,a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