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及测量数据初步处理题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难点: 偶然误差的性质 中误差的概念 同精度观测的最或是值计算 误差传播定律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 仪器误差 观测误差 外界条件误差 四、测量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的特性 五、误差的消除或减弱方法 一、精度的概念 二、衡量精度的指标 1、中误差 改正数求中误差 2、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3、相对误差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 3、举例 第四节 观测值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一 、最小二乘基本原理 通过多余观测,得出未知量的最或是值(最可靠值),同时评定观测值及最或是值的精度。 第五节 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略 第六节 测量误差理论的应用 2、在水平角观测中的应用----水平角观测中限差的制定) 思考题 误差分为哪几类?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点? 衡量精度的标准有几类,如何定义? 什么是误差传播定律? 作业: P84 第 4、5、7题 (2)一测站高差的中误差 (3)水准路线的高差中误差及允许误差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测了n个测站,高差: 高差中误差: 极限误差,闭合差允许值: 对于平坦地区,一般1km水准路线不超过16站: 用DJ6观测水平角,一个方向一个测回的中误差为±6“,那么,一个方向中误差为: (1)半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2)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的较差、限差: (3)上、下两个半测回方向较差、限差: * *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概念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指标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四节 观测值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第六节 测量误差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什么是误差 误差的来源 误差的性质和分类 误差的消除或减弱方法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概念 真 值:观测量客观上存在的一个理论值,用X表示。 观测值:对某量观测所得的值,用Li表示 。 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用?i= Li -X表示。 一、什么是误差 ?i = Li -X 直线丈量时,对同一段距离丈量若干次,得出的结果不会相同。 观测水平角时,对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内角和不是180°。 误差的定义: 在同一量的各观测值之间,或在各观测值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 误差反映了观测成果质量和观测条件的好坏。 研究误差是为了消除或减弱测量中的误差,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二、研究误差的目的 i角误差、尺长误差等, 由仪器校正不完善所致 照准误差、读数误差等, 由观测者感官有限所致 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等 观测条件 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如:尺长误差、 i角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偶然性,即误差的大小不等,符号不同。如:读数误差、整平误差等。 偶然误差 粗 差 观测过程中的错误所产生的误差。 按性质可分为 例: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三角形的全部内角独立观测358次。 真误差 =观测值—真值 2、偶然误差的特性 对观测成果有累积影响,但可消除或减弱。 频数/d? 0 4 6 8 -8 -6 -4 闭合差△ 概率密度函数曲线 用直方图表示误差分布: 1、有界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2、密集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3、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其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即:理论均值为零。 即 Lim—— n?? ? i=1 n n ?i = Lim n?? —— n [?] =0 f (△) 0 4 6 8 -8 -6 -4 △ 偶然误差的特性 系统误差 通过计算进行改正,比如:钢尺尺长改正; 2、分析它对观测的影响规律,采取措施来消除或者减小它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比如:盘左盘右消除2C 偶然误差 进行多余观测,通过测量平差、数据处理理论,确定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结果。 粗差 尽量避免或剔除 3.867 3.866 3.868 3.865 3.860 3.862 3.870 3.877 3.860 3.870 3.880 两组距离观测的结果 问题 哪个结果正确? 哪组结果好? 结果的“好”与“坏”如何衡量? ----“精度”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指标 精度——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精度是观测条件的反映,即反映的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