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分析.docVIP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分析.doc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1―2014年来开原市中医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6例患者,依据知情、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三维立体牵引,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并对两组的有效率、症状总积分、VAS积分、升高直腿抬高度数予以比较。 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VAS积分、升高直腿抬高度数等指标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牵引治疗,其能有效反射性改善病变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病变部位肌肉痉挛及缓解疼痛。在临床经济效用方面,推拿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等特点,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01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lumbar disc,简称PLD),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1],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累及椎管神经、血管或脊髓而产生的症候群[2],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腰部疼痛及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或伴有下肢感觉异常、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跛行进行性加重等表现。是临床中引起腰腿疼最常见的疾病,约占腰腿疼的五分之一[3]。好发于青壮年,病变部位多发生在腰4、5,腰5骶1次之,腰3.4少见[4]。现代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其创伤大、危险系数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患者更倾向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绿色疗法”[5]。因此针灸推拿、中医中药、抗炎脱水、牵引理疗、康复运动等治疗方法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探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该研究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运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1―2014年来开原市中医医院就诊并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6例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40.15±7.94),病程2个月~6年。依据知情、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6例,中医症候湿热者36例,寒湿者37例,肾虚者50例,瘀血者23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腰部局限性压痛;②下腰痛并向下肢放射;③直腿抬高实验(+);④股神经牵拉实验(+);⑤脊柱形态改变。   1.2.2 影像学诊断 ①X线示脊柱侧突,腰椎生理弯曲消失;②CT或MRI提示腰椎间盘膨出;③脊髓造影示腰椎间盘突出。   1.2.3 中医诊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6]中医症候分类予以诊断。即:①血瘀证:腰腿痛如刺,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舌质暗紫,脉弦紧或涩。②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③湿热证:腰痛腿软,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④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补肝肾、强筋骨,温经活血,通络止痛为治法;以三步手法治疗为手法。①松体治疗法:病人仰卧位,采用滚、揉、捏、点等手法,放松病人患处肌肉。依次在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至股门揉摩、揉捏脊筋3次、在腰部督脉及足太阳经至承山穴滚法3次、点按腰阳关、肾俞、名门、志室、承扶、足三里等穴位。②整脊治疗法:病人俯卧位,以牵引按压法,在两助手拉住头部及牵拉两踝,向两端牵引5 min后,术者用拇指按压脊椎旁痛点,以利于椎间隙变宽,髓核回纳。同时,病人侧卧,健肢在下伸直,患肢屈曲于健肢小腿上,以侧卧斜扳法,推肩向前,压髂骨向后,交错用力使腰部扭转,先患侧,后健侧,左右各扳1次。③理筋治疗法:以叩打法用手掌或空心拳叩打腰部及下肢,以病人感觉发热为宜。此法每日推拿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注意操作时手法力度,因人而异,以患者耐受为度。   对照组以WQL-307型三维牵引床牵引治疗。周1次,隔周进行下一疗程,期间卧床休息,连续4周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