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集海地区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流体相态特征.doc
安集海地区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流体相态特征
摘 要:准噶尔盆地安集海地区安5井为低饱和程度(30%~40%)的挥发性油藏,具有密度低,粘度低,系数高、气油比高的特征。地层原油随着压力的增大,其体积系数、气油比不断增大,而原油密度、粘度不断减小。安5井地层油藏流体的实验室体积系数和利用现场生产数据计算得到的现场体积系数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地层油体积系数比现场生产(3 mm)条件下的地层油体积系数增大了约34%,其原因在于原油组成中存在高比例的中间烃类组分。
关键词:安集海地区 安集海河组 油藏 流体相态
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安集海背斜位于北天山山前冲断带霍玛吐背斜带,为一由“Y”字型倾向轴线逆断裂夹持的形似断垒的背斜构造,长轴呈近东西向展布,圈闭层位主要为上、下第三系、白垩系及侏罗系,该背斜为较平缓的背斜构造,翼部倾角不大,北翼倾角为28°~30°,南翼倾角为23°~37°,被断层夹持的背斜构造较完整。圈闭层位主要为第三系、白垩系及侏罗系,其中沙湾组闭合度为1 085 m,安集海河组为1 035 m,紫泥泉子组为860 m,形态明显,圈闭面积大。从上至下地层依次为上第三系独山子组、塔西河组、沙湾组,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紫泥泉子组和白垩系东沟组。安5井为安集海背斜的一口预探井,该井在安集海河组获得工业油流,弄清其油藏类型和油藏流体相态,对后期该区的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油藏类型
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的流体性质不同于普通黑油,流体性质表现出“两高两低”特征,即体积系数高、气油比高、低密度、低粘度。研究中采用了不同油气藏流体性质对比方法、原油无因次收缩率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方法、不同油气藏流体组分对比方法对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的类型进行了判断,并与卡因迪克油田卡因迪克齐古组油藏、紫泥泉子组挥发性油藏及石西石炭系弱挥发性油藏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属于低饱和程度(30%~40%)的挥发性油藏,在油藏流体的挥发性比卡因迪克油田齐古组油藏、紫泥泉子组油藏要弱,但高于石西油田石炭系油藏。
2 油藏流体性质
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的地面原油的密度小于0.82 g/cm3,30℃的粘度小于5 mPa?s,凝固点为17℃。地层油藏的原油气油比为340 m3/m3,压缩系数为2.10×10-3 MPa,原油密度为0.57 g/cm3,粘度小于0.45 mPa?s。原油多次脱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实验压力的增大,体积系数、气油比不断增大,而原油密度、粘度不断减小(表1)。
表1 高压物性动态数据表(多次脱气)
实验压力
(MPa) 体积系数 气油比
(m3/m3)
地层油
密度
(g/cm3) 地层油
粘度
(mPa?s)
22.60 301 1.944 0.5691 0.22
18.00 237 1.753 0.5903 0.24
14.10 186 1.618 0.6097 0.26
10.00 140 1.493 0.6362 0.29
6.00 97 1.392 0.6562 0.35
4.10 79 1.339 0.6808 0.39
0.10 0 1.050 0.7782 0.76
3 关于现场生产气油比和实验室气油比数据存在差别的解释
安5井安集海河组油藏存在实验气油比远大于现场生产气油比的现象。按照普通黑油油藏流体性质来看,这种现象是反常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挥发性油藏在油气组分上区别于普通黑油油藏,即中间烃(C2~C6)含量比例较高。对普通黑油油藏来说,在开采过程中采出的液相和气相的组分,从地层向井口至地面分离装置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由于中间烃(C2~C6)含量比例较低,油气两相的组分上变化不大,即油气两相基本不发生相变。但是于挥发性油藏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这种变化却很大,油气两相互相转化,发生相变。实验室中观测到的现象证明了这一点。对普通黑油油藏样品,在每级多次脱气过程中,通过油气分离收集的气样外观透明均匀,色谱分析得到的组分中中间烃和重烃(C7+)含量少;而实验室对卡因地克齐古组油藏和紫泥泉子组油藏卡6、卡001和卡003井、夏72井等样品进行单次脱气实验时发现,通过油气分离收集的气样外观开始似浓雾状,浑浊不透明,明显有微小液滴(中间烃和重烃)悬浮于气相中,然后在1 min内逐渐透明,说明微小液滴已经吸附于集气瓶壁表面和盐水中,而这部分油本应捕集于液相收集装置的。即使气样中损失了中间烃和重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1-时态二(现在进行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外科学课件:胸部损伤-.ppt VIP
- 2021年1月自考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pdf VIP
- 营运桥梁变形监测报告.doc VIP
- 防水基本知识的普及雨虹.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0-时态一(一般现在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大疆无人机操作教程视频.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09-动词-专项训练(答案解析).pdf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docx VIP
- 东方雨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ppt VIP
文档评论(0)